-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何耀娟 主任醫師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
三級甲等
婦科門診
-
27歲女性月經過多伴痛經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內分泌失調、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肌瘤等。建議及時就醫檢查。當身體出現異常時,應趕緊就醫,聽從醫生的指導進行診治,不宜擅自用藥。
2018-07-10 15:50
1.內分泌失調激素水平失衡可能導致,可通過性激素檢查明確。治療常使用短效避孕藥如屈螺酮炔雌醇片等。
2.子宮內膜異位癥內膜組織出現在子宮腔外,會引起痛經和月經過多。常用藥物有布洛芬等鎮痛藥。
3.子宮肌瘤子宮平滑肌細胞增生所致。根據肌瘤大小和癥狀,可能需手術或藥物治療,如米非司酮。
4.子宮腺肌病子宮肌層內存在異位內膜腺體和間質。可采取GnRH-a類藥物治療。
5.血液系統疾病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也可能導致,需針對性治療原發病。
總之,月經過多伴痛經原因多樣,需經專業檢查明確診斷,遵醫囑選擇合適治療方法。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痛經在中醫理論上分為:氣滯血瘀證。癥狀特點:經前或經期小腹痛拒按,經量少,經行不暢,經色紫黯有塊,血塊排出后痛減,經凈疼痛消失。治宜理氣化瘀止痛。方藥:膈下逐瘀湯加減。寒凝胞中證:分為陽虛內寒:癥狀特點:經期或經前小腹冷痛,喜按,得熱則舒,經量少,經色黯淡。治宜溫經暖宮止痛。方藥:溫經湯加附子、艾葉、小茴香。寒濕凝滯:癥狀特點:經期或經前小腹冷痛,得熱痛減,按之痛甚,經量少,經色黯淡有塊。治宜溫經散寒除濕,化瘀止痛。方藥:少腹逐瘀湯加蒼術、茯苓。濕熱下注證:癥狀特點:經前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熱感,或平時腹痛經來加劇,經色黯紅,質稠有塊。治宜清熱功當量除濕、化瘀止痛。方藥:清熱調血湯也紅藤、敗醬草、苡仁。氣血虛弱證:癥狀特點:經后一二日或經期小腹隱隱作痛,或小腹及陰部空墜,喜揉按,經量少,色淡質薄。治宜益氣補血止痛。方藥:圣愈湯去生地、加白芍、香附、延胡索。肝腎虛損證證:癥狀特點:經后一二日或經期小腹綿綿作痛,經色黯淡,量少,質稀薄。治宜益腎養肝止痛。方藥:調肝湯加減。但中醫講究辨證施治,你最好到中醫科結合臨床四診合參對癥下藥,方可藥到病除,祝早日康復!
2016-08-05 23:0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痛經是指婦女在經期及其前后,出現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每隨月經周期而發,嚴重者可伴惡心嘔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給工作及生活帶來影響,您這種情況最好是在平時多注意調養,平時飲食’;應多樣化,不可偏食,應經常食用些具有理氣活血作用的蔬菜水果,如薺菜、洋蘭根、香菜、胡蘿卜、橘子、佛手、生姜等,身體虛弱、氣血不足者,宜常吃補氣、補血、補肝腎的食物,如雞、鴨、魚、雞蛋、牛奶、動物肝腎、魚類、豆類等,
2016-08-05 23:1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您好,目前臨床常將其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痛經多指生殖器官無明顯病變者,故又稱功能性痛經,多見于青春期、未婚及已婚未育者。此種痛經在正常分娩后疼痛多可緩解或消失。病理性痛經多數是疾病造成的,例如子宮內膜異位、盆腔炎、盆腔充血等。近年來發現,子宮內膜合成前列腺素增多時,也能引起痛經。建議您到醫院做詳細檢查,明確病因,對癥治療
2016-08-05 23:21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量多考慮是屬于功能性子宮出血,凡在月經期前后或經期內,發生下腹疼痛,腰酸及下腹墜脹或伴有其他不適等,以致影響生活和工作者,稱為痛經,對于月經不調通常是為情緒異常或者是為飲食不調或者是為內分泌失調引起的,在經期可以喝一些紅糖水,吃些溫和的食物,可以服用一些治療月經不調的藥物來治療一下,具體的情況還是需要去醫院進行檢查才能確定。
2016-08-05 23:27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醫生建議:你好,建議你服用調經種子丸(廣西梧州藥業),本品活血調經。用于月經不調,經期腹痛,月經過多,久不受孕,避免過勞,不宜吃生冷、酸辣、酒類等刺激性食物,多飲開水,保持大便通暢,減少盆腔充血,注意:適當休息和保持充足的睡眠,希望可以幫到你!
2016-08-05 23: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