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風濕關節痛是一種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由遺傳、環境、免疫紊亂等因素引起。治療藥物包括非甾體抗炎藥、改善病情抗風濕藥、糖皮質激素、生物制劑、植物藥等。 1.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能減輕關節疼痛和炎癥,但可能引起胃腸道不適。 2.改善病情抗風濕藥:像甲氨蝶呤、來氟米特等,可延緩病情進展,但起效較慢。 3.糖皮質激素:例如潑尼松,具有強大的抗炎作用,但長期使用可能有副作用。 4.生物制劑:如依那西普、阿達木單抗等,療效較好,但價格相對較高。 5.植物藥:如雷公藤多苷,對部分患者有效,副作用相對較小。 風濕關節痛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藥物,并注意藥物的副作用。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適當的運動也有助于緩解癥狀。建議患者前往正規醫院的風濕免疫科就診,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2024-10-14 12:4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病情分析:風濕關節炎是一種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癥性疾病,目前認為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一般早起發病往往有全身癥狀,如發熱、疲勞、飲食不振、周身不適等,晚期病人主要為關節脫位、半脫位、畸形改變、活動嚴重障礙,病人生活不能自理,目前西藥是不太好治療的,一般采用中醫四聯修復調控療法來解決比較好建議到專業的醫院咨詢,并且加以治療。風濕性疾病治療目的是改善疾病愈后,保持其關節,臟器的功能,解除有關癥狀.治療的原則是早期診斷和盡早合理,聯合用藥.常用的抗風濕病藥物如奈普生,阿斯匹林,布洛芬,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等
2024-10-14 12:4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病情分析:風濕性疾病多為慢性病,治療目的是改善疾病愈后,保持其關節,臟器的功能,解除有關癥狀.一,藥物治療治療的原則是早期診斷和盡早合理,聯合用藥.常用的抗風濕病藥物如奈普生,阿斯匹林,布洛芬,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等.關節炎的治療應本著藥物治療為主,理療(如:針灸、按摩、推拿等)為輔的策略,患者除服用藥物以外,日常生活中的保健保養也很重要,如晚飯后多散步,平常多運動等等,這些對于患者的恢復均有很好的幫助。長期服用西藥對身體可能產生較大副作用,治愈后在日常生活中還需經常注意保健和保養,以免復發。
2024-10-14 12:4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醫生建議:您好,初步考慮是關節炎,可以用骨痛靈酊溫經散寒,祛風活血,通絡止痛。適用于腰、頸椎骨質增生,骨性關節病,肩周炎,風濕性關節炎。如果癥狀沒有緩解,建議還是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治療,希望可以幫到你!
2024-10-14 12:4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病情分析:風濕病是一組侵犯關節、骨骼、肌肉、血管及有關軟組織或結締組織為主的疾病,其中多數為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病多較隱蔽而緩慢,病程較長,且大多具有遺傳傾向。診斷及治療均有一定難度;血液中多可檢查出不同的自身抗體,可能與不同HLA亞型有關;對非甾類抗炎藥(NSAID),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有較好的短期或長期的緩解性反應。一)非淄體抗炎藥此類藥物因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迅速產生抗炎止痛作用,對解除疼痛有較好效果,但不能改變疾病的病程。臨床上常用的有布洛芬、萘普生、雙氯酚酸、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二)慢作用抗風濕藥此類藥物多用于類風濕關節炎及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對病情有一定控制作用但起效較慢。常用的有金合劑(肌注或口服)、青霉胺、柳氮磺胺吡啶、氯喹等。(三)細胞毒藥物此類藥物通過不同途徑產生免疫抑制作用。常用的有環磷酰胺、甲氨蝶呤、雷公藤等。它們往往是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和血管炎的二線藥物,副作用雖較多且較嚴重,但對改善這些疾病的愈后有很大的作用。(四)腎上腺皮質激素本類藥物是強的抗炎、抗過敏藥物,明顯地改善了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結締組織病的愈后,但不能根治這些疾病。其眾多的副作用隨劑量加大及療程延長而增加,故在應用時要衡量它的療效和副作用而慎重選用。
2024-10-15 0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