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汁返流型淺表性胃炎多年反復如何應對
膽汁返流型淺表性胃炎6年了反復性強中西藥都吃過嘴苦飽脹有時想吐頭暈總感覺胃里冰涼冰涼的有時還痛不想吃東西!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膽汁返流型淺表性胃炎反復出現,多與幽門功能失常、膽汁反流、胃黏膜損傷、不良飲食習慣、精神心理因素等有關。 1.幽門功能失常:幽門括約肌功能失調,可能導致膽汁反流,使胃黏膜受損。治療上可使用促進胃腸動力藥,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 2.膽汁反流:膽汁反流入胃,破壞胃黏膜屏障。可使用吸附膽汁的藥物,如鋁碳酸鎂。 3.胃黏膜損傷:炎癥反復刺激胃黏膜。保護胃黏膜的藥物如硫糖鋁有助于修復。 4.不良飲食習慣:常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等。需調整飲食,規律三餐,清淡為主。 5.精神心理因素:長期焦慮、緊張等。必要時進行心理疏導,保持良好心態。 膽汁返流型淺表性胃炎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改善生活習慣,保持心情舒暢,以促進病情恢復。
2024-10-14 11:3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你好,一般影響不大,建議注意調養即可,胃病五養”: 1,飲食調養。胃病患者的秋季飲食應以溫、軟、淡、素、鮮為宜,做到定時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經常有食物和胃酸進行中和,從而防止侵蝕胃粘膜和潰瘍面而加重病情。 2,忌嘴保養。胃病患者要注意忌嘴,不吃過冷、過燙、過硬、過辣、過粘的食物,更忌暴飲暴食,戒煙禁酒。另外,服藥時應注意服用方法,最好飯后服用,以防刺激胃粘膜而導致病情惡化。 3,平心靜養。專家認為,胃病、十二指腸潰瘍等癥的發生與發展,與人的情緒、心態密切相關。因此,要講究心理衛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定,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刺激。同時,注意勞逸結合,防止過度疲勞而殃及胃病的康復。 4,運動健養。腸胃病人要結合自己的體征,加強適度的運動鍛煉,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復發,促進身心健康。5,保暖護養。秋涼之后,晝夜溫差變化大,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晚睡覺蓋好被褥,以防腹部著涼而引發胃痛或加重舊病。
2024-10-14 11:3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曉東
南京紫金醫院
一級
腦復蘇專科
-
膽汁反流性胃炎是由于從膽囊排入十二指腸的膽汁和其它腸液混合,通過幽門,逆流至胃,刺激胃粘膜,從而產生的炎癥性病變.膽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主要為胃大部切除胃空腸吻合術后,以及幽門功能失常和慢性膽道疾病等,膽汁反流性胃炎在臨床上比較常見.首先去除某些加重病情的因素,包括戒煙酒,避免精神緊張,保持心情舒暢,不服或慎服對胃黏膜有刺激的藥物.其次可以使用胃動力藥:此類藥物能增加胃腸道蠕動,抑制膽汁反流入胃,常用的有:嗎丁啉,莫沙必利.胃黏膜保護劑:硫糖鋁,能與胃黏膜的黏蛋白絡合形成保護膜,以保護胃黏膜免受膽汁損傷;胃膜素,能在胃內形成膜狀物覆蓋胃黏膜,以減輕反流的膽汁和胃酸對胃黏膜的刺激;思密達,為胃黏膜保護劑,有加強消化道黏膜屏障作用,有利于胃黏膜的再生;生胃酮,能促使胃黏膜分泌黏液,從而保護胃黏膜;吉福士,有保護胃黏膜,促進炎癥愈合作用.
2024-10-14 11:3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醫生建議:你好,膽汁反流性胃炎治療原則是減少胃內容物反流,降低反流物的刺激性,改善食管下段括約肌功能。一般用嗎丁啉,奧美拉唑腸溶膠囊,枸櫞酸鉍鉀顆粒,聯合治療比較好,平時注意飯后避免立即睡覺。同時避免暴飲暴食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少食酸甜食物,禁煙酒,生活秩序要合理等等。
2024-10-14 11:38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慢性淺表性胃炎的治療時間一般為2~3周,以控制癥狀為主要注意飲食規律,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胃的活動是有規律的,胃的生理活動包括運動、分泌等,決定了它的功能。當飲食不規律時,必將導致胃活動的不協調。我們從臨床觀察注意到,從事司機、采購、推銷及出差頻繁、上夜班多的工作人員,生活難以規律,胃炎患病率明顯高于其他人員。其次,避免各種刺激性食物,如烈性酒、濃咖啡、濃茶、芥末、生蒜等,同時避免過硬、過酸、過辣、過咸、過熱、過分粗糙的食物。第三,患者應以吃易消化的軟飯為主,多吃含植物蛋白、維生素多的食物,如豆腐、胡蘿卜等;豆漿、牛奶營養高且有保護胃粘膜的作用,應列為常用食品。最后,應鼓勵吸煙病人戒煙或少吸煙。吸煙可影響胃粘膜的血液供應以及胃粘膜細胞的修復與再生,是產生胃炎的原因之一。淺表性胃炎怎樣才能“不藥而愈”呢?1、注意飲食和生活調理。避免長期攝入粗糙、刺激性食物;避免過熱飲料及過咸飲食;做到飲食有節,定時定量,防止暴飲暴食。2、避免刺激。不用或盡量少用對胃刺激性強的藥物,如皮質激素類、非甾體抗炎藥和鉀、鐵、碘等藥物;并要戒酒戒煙。3、樂觀豁達。有的醫學專家指出:不少胃病病人癥狀并非來源于胃病本身,而是來自恐病的心理因素。所以,精神與心理上的調理很重要。注意保持樂觀豁達情緒,可以有效改善癥狀。當然,慢性淺表性胃炎也有不能完全“不藥而愈”的。中老年人和免疫失衡者易演變成為慢性萎縮性胃炎,這種可能性隨年齡的增加而增加。因此,中老年人的淺表性胃炎應予以早期治療。治療原則除抗菌外,還應同時給予胃黏膜保護劑及抑制胃酸的藥等。慢性胃炎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所引起的慢性胃粘膜炎性病變。本病常見,發病率隨年齡增長。病因可能是:長期服用非甾體炎消炎藥以及酗酒;十二指腸液的反流;抽煙;免疫因素;感染因素(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長期服用對胃粘膜有強烈刺激的食物或藥物,如濃茶、烈酒、咖啡、辛辣及粗糙食物和某些藥物。此外尚有年齡因素、胃粘膜營養因子缺乏、遺傳因素等。慢性胃炎分為以下7型:①紅斑/滲出型胃炎;②平坦糜爛型胃炎;③隆起糜爛型胃炎;④萎縮型胃炎;⑤出血型胃炎⑥腸-胃反流性胃炎;⑦皺壁增生型胃炎。臨床表現慢性胃炎的癥狀無特異性,有相當一部分患者無臨床癥狀。慢性胃炎的病程遷延。病程長短不一,可半年至數十年不等,癥狀時輕時重。可因天氣變化,特別是秋冬季節易犯病,過涼過硬食物如油炸食物、勞累、精神因素均可引起癥狀加重。約50%以上的病人常上腹不適、悶痛、燒灼痛、飽脹感,無明顯節律性,一般進食后較重。食欲不振、噯氣、反酸、惡心、打嗝,飯后上腹部脹滿或隱痛等消化不良癥狀亦較常見。部分病人食欲不受影響,但進食稍多腹脹癥狀明顯加重。有胃粘膜糜爛者可有少量或大量上消化道出血,長期少量出血可引起缺鐵性貧血。A型胃炎可出現明顯厭食、全身衰弱、疲軟、體重減輕、神情淡漠。典型惡性貧血時,可出現舌萎縮和周圍神經病變,如四肢感覺異常。B型胃炎的胃腸道癥狀較明顯,特別在有膽汗反流時,有時頗似消化性潰瘍,可有反復小量上消化道出血,甚至嘔血。體征多不明顯,有時上腹有輕壓痛。治療多數淺表性胃炎癥狀可自行消失,經過數月或數年病變也可完全恢復。消除病因:應去除各種可能的致病因素或加重病情的因素,如戒煙酒,減少食鹽攝入;糾正不良飲食習慣,避免對胃有刺激的飲食,飲食宜軟易消化,避免過于粗糙、過于濃烈的香辛料和過熱、過冷飲食。要養成細嚼慢咽,以達到易于消化、減輕對胃刺激的目的,少吃鹽漬、煙熏、不新鮮食物;以及停服某些刺激胃粘膜的藥物,特別是阿斯匹林等非甾體類消炎藥;有鼻腔和咽部慢性感染灶應予以清除、慢性支氣管炎者應避免將痰液咽下。藥物治療:①保護胃粘膜藥常用的藥物有膠體次枸櫞酸鉍(CBS)、硫糖鋁、思密達、麥滋林-S、氫氧化鋁凝膠、胃膜素及蓋胃平等。②調整胃腸運動功能藥物上腹飽脹用胃復安或多潘立酮等。打嗝、腹脹或有返流現象為主者,可用胃動力藥,如胃復安、嗎叮林或西沙必利(普瑞博思)。③抗生素如果胃鏡檢查發現幽門螺桿菌實驗陽性,應服用抗生素,克拉霉素、羥氨芐青霉素、慶大霉素、呋喃唑酮、鏈霉素、卡那霉素、四環素、士霉素等,都有清除HP的作用,一般可選用兩種,常與胃粘膜保護劑和制酸劑聯合應用。④制酸劑常用的藥物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碳酸氫鈉(小蘇打)、氫氧化鎂、胃舒平、氫氧化鋁凝膠、蓋胃平等。⑤上腹疼痛較重者可口服阿托品、普魯本辛、顛茄片或654-2(25-10mg),以減少胃酸分泌和緩解腹痛癥狀。由于此類藥物具有口干、心悸、排尿困難等副作用,前列腺肥大、青光眼、心血管疾病等患者應慎用或忌用。還可用助消化藥如酵母片、乳酶生、消脹片等。如有返酸現象也可用抑酸藥如泰胃美、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只用一種即可。防止膽汁反流可服消膽胺以吸附膽汁;有嘔血便血者,甲氰米胍口服;萎縮性胃炎腹脹較著者,乳酸菌素片口服或肝胃氣痛片口服,并注意不要服制酸劑如胃舒平、小蘇打等。手術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伴重度不典型增生時,應考慮手術治療。胃竇部重度的萎縮性胃炎和腸化并不是手術的絕對指征,因為手術后的殘胃也很容易發生慢性萎縮性胃炎、腸化和癌變。萎縮性胃炎癌變率約1%,所以應定期胃鏡隨訪。尤其對伴有息肉、異型增生者,或有局灶性凹陷或隆起者。胃粘膜很光滑的輕度萎縮性胃炎,癌變可能性小。預防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做到定時進食、少食多餐、吃容易消化的軟食。避免吃生、冷、硬、粗糙、油膩、含纖維過多的食物。切忌暴飲暴食。吃飯時要細嚼慢咽,這樣有助于消化吸收,從而減輕胃的負擔。應忌飲濃茶、咖啡、酒類等;少吃容易產生脹氣的食物,如土豆、紅薯、洋蔥、煮黃豆等。戒煙,勿食辛辣刺激性強的食物。避免長期進食過熱、過酸及熏烤的食物。同時還應避免長期服用對胃粘膜有刺激的藥物,特別是阿司匹林。保太松、消炎痛、強的松等。另外,注意勞逸結合,生活規律,保持樂觀愉快的情緒,避免緊張、焦慮、憂郁。
2024-10-14 1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