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周聰和 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皮膚科
-
熱過敏導致的蕁麻疹,治療方法包括避免誘因、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改善生活方式及中醫調理等。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不宜自行開藥。
2019-11-06 12:01
1.避免誘因:減少處于高溫環境,避免劇烈運動和熱水浴。
2.藥物治療:口服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
3.物理治療:冷敷可緩解癥狀。
4.改善生活方式:保持充足睡眠,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5.中醫調理:如中藥調理或針灸治療。
熱過敏蕁麻疹的治療需綜合多種方法,患者應積極配合治療,注意觀察病情變化。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出汗可以將體內和體表的一些污物排出體外,給身體做一次大掃除。由于體溫升高,可以將體內的一些細菌殺死,然而又正是由于汗液的適當分泌,使得體溫可以控制在安全的范圍內,不會給人體帶來傷害。出汗,可使控制汗腺的神經系統得到鍛煉,使之更敏感,更好地控制人體溫度。不過,隨汗液流失的,除了水,還有人體健康必需的鉀。鉀是人體內重要的營養成分,也是重要的電解質,主要儲存于細胞內,對維持體內酸堿平衡和滲透壓、細胞的新陳代謝、神經肌肉的興奮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熱天防止缺鉀,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就是多吃富鉀食品,如豆類、蔬菜、水果等。豆類中以黃豆含量最高;蔬菜中含鉀最多的是菠菜、土豆、山藥、芹菜、萵苣等;水果中以香蕉、橘子含鉀量最高。此外,盛夏身體排汗多,還會增加水溶性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的排出,極易造成體內維生素含量不足。因此夏天人體維生素的需求量要比其他季節高,人們可以多吃些含維生素C、維生素B族豐富的食物。一般而言,當身體大量出汗或體溫過高時,水分的補充最好是少量、多次,這樣可使機體排汗減慢,減少人體水分的蒸發量。出汗時不應任其流淌,要隨時擦掉或用流水洗去。出汗后洗澡有講究,要有節制地使用香皂,以防破壞皮膚表面的保護性油脂膜;淋浴后宜擦干身上的水分。
2016-08-09 12:1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您的情況是明顯的身體虛弱,主要是由于缺鈣、飲食生活習慣不良、消化不良導致的營養缺乏、過度勞累和熬夜等,而腸道功能紊亂又會引起消化不良,造成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不良,從而導致營養缺乏,所以說,腸道功能紊亂應該是您的問題的關鍵所在,一定要積極綜合調理增強體質,包括藥物調理、飲食、運動、心理平衡以及戒煙戒酒等,避免發生各種急慢性疾病。建議吃補中益氣丸+采取刮痧療法增強體質,其中刮痧療法既能夠增強體質,又能夠調節腸道功能;吃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調節腸道功能,促進食物中營養物質的消化和吸收;口服葡萄糖酸鈣口服液適當補鈣治療。此外,平常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要注意以下事項:加強營養,少吃油膩性食物、動物脂肪和動物內臟,多吃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多喝水,多吃牛奶、豆制品以及骨頭湯等富含鈣和高蛋白的食物,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多曬太陽,禁止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吸煙飲酒,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情緒的波動,讓快樂始終伴隨著您。
2016-08-09 12:2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你好!出汗多有生理和病理之分,如天氣炎熱和大運動量時的出汗多屬生理現象。病理原因的出汗多最常見的有兩種:一種是盜汗,發生在夜間睡眠時不自覺出汗。另一種是自汗,發生在白天,不因勞動、穿衣厚或炎熱而汗自出,或稍微運動則大汗淋漓。自汗的原因主要是身體虛弱或患大病之后。中醫認為是“肺氣不足、衛陽不固”所致。治療應以“補肺益氣、固表養陰”為原則。具體原因還要看你的具體情況,建議你去中醫院看看,調理下,很多病的癥狀都有汗多的表現,生活和飲食的不科學和不規律就會導致脾虛等證,都會出現乏力,汗多。。。
2016-08-09 12:33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這樣的情況大多是腎陰虛引起的,最好可以去看下中醫調理一下。如果想自己調理的話,您可以自己買點六味地黃丸之類的中成藥物服用,對身體沒什么副作用的。平時注意多鍛煉身體,提高身體免疫力,對您的情況也是很有幫助的。
2016-08-09 12:39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醫生建議:這種情況一般是體虛導致的建議可以及時口服補氣養血的藥治療比較好,生活上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飲水平時注意休息
2016-08-09 12: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