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對脂肪的消化、吸收、氧化、分解、合成、轉運等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保持其動態平衡。各種內因和外因造成脂肪在肝臟中過量堆積,肝臟中脂肪含量超過5%,醫學上稱為脂肪肝。人體其他的一些疾病可以影響肝臟的脂肪代謝,造成肝臟脂肪堆積,所以過去僅把脂肪肝做為一種病理狀態,病理過程,而不認為是一種獨立的疾病列人慢性肝病的范疇。近年來隨著醫學影響技術的發展和對脂肪肝的深入研究,才把脂肪肝做為一種獨立的疾病診斷。肝臟的脂肪中主要為中性脂肪即甘油三脂,也有少量的膽固醇、卵磷脂。形成原因輕度脂肪肝肝臟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對脂肪的消化、吸收、氧化、分解、合成、轉運等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保持其動態平衡。脂肪在肝臟中產生堆積可以做一個形象的比喻,把肝臟比做一個加工車間,怎樣會產生產品、原料的堆積呢?經驗告訴我們:一是原料進的太多,超過車間的加工能力產生堆積;二是車間的工作效率下降產生堆積;三是產品不能及時運輸出去也產生堆積。其實脂肪肝的形成也是這個道理。人體攝入的脂肪食物過量,肝臟代謝脂肪的功能下降或轉運能力降低,人的活動量減少,脂肪消耗量減少,都會造成肝臟脂肪的堆積,所以關鍵要找到主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對癥治療才能事半功倍,這個可以用苗山脂.肝湯來治療。2系列危害概述脂肪肝是肝臟脂代謝失調的產物,同時又是加重肝臟損傷的致病因素,這是一種互為因果、惡性循環的發展。肝細胞中脂滴增多,使肝細胞脂肪變性、腫大,細胞核被擠壓偏離中心。脂肪的代謝工要在線粒體中進行,脂肪向細胞外運輸主要通過光面內質網,脂肪在肝細胞內的堆積進一步加重線粒體和內質網的負擔降低其功能,進而影響其他營養素、激素、維生素的代謝。長期的肝細胞變性會導致肝細胞的再生障礙和壞死,進而形成肝纖維化、肝硬化。危害之一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脂肪肝患者常伴有高脂血癥,血液粘稠度增加,其中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因其分子量極小,很容易穿過動脈血管內膜在血管壁沉著,使動脈彈性降低,管徑變窄,柔韌性減弱,最終導致血液循環障礙,血管破裂,危及生命。運動是緩解脂肪肝的途徑之一危害之二誘發或加重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與高血壓、冠心病的關系十分密切,研究表明,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合并高血壓、冠心病,容易導致心肌梗塞而猝死。危害之三腦病脂肪肝綜合征(Reye綜合征)又稱內臟脂肪變性腦病。其發病機制尚不清楚,線粒體損傷和酶活性喪失是其病理基礎。病理改變主要是彌漫性腦水腫和重度的肝脂肪變性,肝臟腫大,質地堅實。伴有顯著的腦癥狀:抽搐、進行性意識障礙甚至昏迷,病死率高達70~80%。危害之四導致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肝癌各種肝病的最終結果往往是肝硬化,脂肪肝也不例外,肝硬化繼發肝細胞癌的機率較高。肝硬化又分為代償期和失代償期。一旦肝硬化發展到失代償期極易發生肝昏迷、肝腹水、消化道大出血、肝臟功能衰竭、肝腎綜合征等,那就離生命的終結不遠了。危害之五急性妊娠性脂肪肝,病死率高。此病又稱產科急性黃色肝萎縮,是一種較少見、預后兇險的妊娠合并癥。多發生在懷孕的最后三個月,臨床表現常與急重肝相似,可出現急性肝功能衰竭、胰腺炎、腎功能衰竭、全身凝血異常而導致快速死亡,首次妊娠的孕婦居多。典型病例表現為起病急,病初會有惡心、嘔吐、上腹痛、背痛,不同程度的高血壓、水腫,黃疸進行性加重,短期內可出現昏迷、腹水,皮膚大片瘀斑,便血、尿血。一旦明確診斷,應立即終止妊娠,這是唯一有效的辦法,若待到晚期肝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礙,再行剖腹產或引產,則可能出現產后大出血,危及母嬰生命。危害之六誘發或加重糖尿病。糖尿病是病因未明的全身慢性代謝性疾病,主要由于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素抵抗而形成的以糖代謝紊亂為主的疾病,其特征是高血糖、高血脂、高氨基酸血癥。據調查糖尿病患者中合并脂肪肝約50%,脂肪肝患者中合并糖尿病的約30~40%,脂肪肝患者的血糖水平明顯高于正常人,肥胖性脂肪肝患者若血糖濃度超過正常水平,雖未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一般認為是糖尿病前期。脂肪肝與糖尿病是一對難兄難弟,兩者兼有的話將給治療帶來更大的困難,顧此失彼,加速病情發展。危害之七乙肝合并脂肪肝加快向肝硬化發展臨床調查發現,慢性病毒性乙肝、丙肝合并脂肪肝會增加肝纖維化的發生和發展,縮短慢性肝炎向肝炎后肝硬化的發展時間。肝纖維化是慢肝發展為肝硬化的必然病理過程,而肝纖維化是由于肝細胞外膠原基質和非膠原基質代謝失衡形成基底膜,造成肝血竇毛細血管化,這是肝纖維化的分子病理學基礎。脂肪肝使本來受損的肝細胞進一步功能下降,必然雪上加霜加快肝纖維化進程,促使肝硬化形成。輕度脂肪肝危害之八降低人體免疫功能。解毒功能肝臟是最大的網狀內皮細胞吞噬系統,它能通過吞噬、隔離和消除,改造人侵和內生的各種抗原,肝細胞脂肪變性或壞死,使肝臟的免疫功能下降,脂肪肝患考常伴有肝脾腫大。脾臟也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脾腫大會造成脾功能抗進。淋巴T細胞、B細胞在脾臟中成熟、分化,脾功能異常抑制了細胞免疫的功能,所以脂肪肝患者由于免疫功能降低,抵抗力差更容易被感染。危害之九對機體消化系統的損傷。胃、腸、肝、膽都是消化系統的重要器官,機體攝取三大營養素(蛋白、脂肪、糖)都要經過肝臟的代謝才能被機體所利用,脂肪肝患者肝臟功能受損,時間一長就會累及脾、膽、胃、腸。中醫認為‘`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脾主運化”;中醫還認為“肝膽相表里”。肝臟有病常影響膽囊的功能,臨床研究也證實:脂肪肝患者中約20~30%伴有慢性膽囊炎、膽石癥。
2016-08-09 14:3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輕度脂肪肝的治療是多方面的,應針對病因,并根據病人的具體病情進行綜合治療,才能奏效。單純性脂肪肝是疾病的早期階段,如能早期發現、及時治療,是可以完全恢復正常的。脂肪肝分輕度、中度和重度,輕度脂肪肝是治療脂肪肝的最佳時期。一、運動治療 運動種類:的人主要選擇以鍛煉全身體力和耐力為目標的全身性低運動是緩解脂肪肝的途徑之一強度動態運動,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有氧運動,比如慢跑、中快速步行(115~125步/分鐘)、騎自行車、上下樓梯、爬坡、打羽毛球、踢毽子、拍皮球、跳舞、做廣播體操、跳繩和游泳等,這類運動對脂肪肝的人降脂減肥、促進肝內脂肪消退的效果較好。 運動實施的時間帶和頻率:根據研究,同樣的運動項目和運動強度,下午或晚上鍛煉要比上午鍛煉多消耗20%的能量。因此,運動鍛煉時間最好選擇在下午或晚上進行;散步的最佳時間是晚飯后45分鐘,此時熱量消耗最大,減肥的功效也最好。運動實施的頻率以每周3~5天較為合適,具體應根據實施者的肥胖程度、余暇時間以及對運動的愛好等因素來決定。如果運動后的疲勞不持續到第二天,每天都進行運動也可以。二、飲食治療 飲食治療是大多數脂肪肝病人治療的基本方法,也是預防和控制脂肪肝病情進展的重要措施。眾所周知,熱能的來源為食物中的蛋白質、脂肪和糖類,其需要量與年齡、性別和工種等因素有關。過高的熱能攝入可使人的體重增加、脂肪合成增多,從而加速肝臟細胞脂肪變性。因此,應該制定并堅持合理的飲食制度,瘦肉、魚類、蛋清及新鮮蔬菜等富含親脂性物質的膳食,有助于促進蔬菜水果不但有益身體健康,還能緩解脂肪肝肝內脂肪消退,高纖維類的食物有助于增加飽腹感及控制血糖和血脂,這對于因營養過剩引起的脂肪肝尤其重要。 脂肪肝的人要注意三大營養素的合理搭配,即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重視脂肪的質和量,糖類飲食應適量,限制單糖和雙糖的攝入。需要提醒的是,脂肪肝的人應以低脂飲食為宜,并且要以植物性脂肪為主,盡可能多吃一些單不飽和脂肪酸(如橄欖油、菜籽油、茶油等),盡量少吃一些飽和脂肪酸(如豬油、牛油、羊油、黃油、奶油等),同時應限制膽固醇的攝入量,如動物內臟、腦髓、蛋黃、魚卵、魷魚等。在糖類攝入方面,應吃一些低糖類飲食,不能吃富含單糖和雙糖的食品,如高糖糕點、冰淇淋、干棗和糖果等。三、藥物治療 如今西藥尚無防治脂肪肝的有效藥物,患者通常會服用去脂藥物、降脂藥物或者抗氧化劑等等。但這些藥物大多數要進一步驗證其療效及安全性,倘若服用這類藥物不當,反而危害肝臟,加重脂肪肝的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脂肪肝患者必須謹慎選用。目前來說,建議結合中草藥進行長期調理(何首烏、山楂等等),或者選擇安全有效的保健品進行輔助。四、超氧療法 作為治療肝病的最先進方法“超氧細胞療法”,由中國肝病防治基金會進行技術攻關,經百余名肝病專家經反復論證,得到了全國肝病治療研討會的極力推薦,可實現肝病的快速治療,成功解決肝病慢性化、易變異耐藥的世界性難題,該療法通過世界上最先進的非玻璃放電技術產生三氧來誘導、激活血液中的各種細胞成分,并通過血液的流動來觸發人體系列免疫應答反應,產生殺滅肝炎病毒的各種免疫細胞和抗病毒因子,從而殺滅和清除肝炎病毒。其中有很多病人應用最新療法后僅一個療程就出現了病毒轉陰。最新療法總體治療肝病康復率98%,一般患者5~10天能明顯見效! 在古巴,超氧已在日常醫療中普遍應用;在德國,約有8000多醫院或診所廣泛采用超氧療法;美國各州均有超氧診所,用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肝、脂肪肝、血液病、青光眼、骨髓炎、帕金森病、老年癡呆、血栓、口腔炎及各類潰瘍等。在超氧的臨床使用和發展中逐漸形成了應用特點,其中德國及俄羅斯以超氧細胞療法應用較有經驗,意大利以椎間盤突出治療見長,俄羅斯以肝病的超氧療法較為突出。 1785年,德國人在使用電機時,發現在電機放電時產生一種異味。1840年,德國科學家舒貝因(SCHONBEIN)向慕尼黑科學院提出的報告里宣布發現了超氧,而命名為“OZONE”。1857年誕生第一臺超氧發生器。自此以后,歐洲的科學家率先開始研究超氧的特性和功用。超氧和醫學的淵源至今已有近200年的歷史。編輯本段輕度脂肪肝飲食原則 輕度脂肪肝患者的飲食治療原則就是要控制總能量、供給高蛋白、攝入低脂肪、限制膽固醇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 輕度脂肪肝患者要多進食蔬菜和水果,它們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加速肝細胞修復,其中的膳食纖維還能減少膽固醇的吸收、加速膽固醇排泄,降低血脂。酸奶、大蒜、洋蔥、香菇、木耳、山楂、綠豆等有降脂作用。在酒水上,不宜喝可樂、雪碧等高糖飲料,要多飲綠茶,或喝些含糖少的獼猴桃和山楂飲料;最好戒酒,因為酒精可促進內源性膽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合成,加重脂肪干程度,并對肝臟有損害。
2016-08-09 14:3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輕度脂肪肝怎么辦,先了解這個發病機制輕度脂肪肝由很多原因引起,比如肥胖,飲酒,糖尿病,藥物中毒,高脂血癥或者肝炎等,也有可能是近期生活方式或飲食習慣突然改變引起的。4臨床癥狀多無臨床癥狀,患者多于B超檢查時偶然發現,正因為具有隱蔽性,因此容易被患者忽視。有的僅表現為疲乏感,食欲好,喜油膩,膽固醇,三酰甘油增高。肝功能表現為基本正常,脂肪量為肝臟重的5%-10%,肝小葉中有10%-30%脂肪浸潤。可出現肝功能各項指標異常(轉氨酶,白蛋白,堿性磷酸酶等)。B超表現為肝切面前半部回聲稍增粗,增強,肝切面后半部回聲減低,肝面光帶存在。輕度脂肪肝的癥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食欲不振、乏力、肝區悶脹不適或疼痛此為肝病患者常常伴有的癥狀,患者若出現食欲不振、乏力、厭油、腹脹、肝區隱痛等,排除了感冒、急性胃炎以及其他肝病,均應懷疑患有脂肪肝的可能。二、惡心嘔吐惡心與嘔吐是臨床的常見癥狀。脂肪肝若伴有肝功能損害,可伴有惡心欲嘔、厭油、上腹脹等肝系癥狀。惡心常為嘔吐的前驅感覺,但也可單獨出現,主要表現為上腹部的特殊不適感,常伴有頭暈、流涎、脈搏緩慢、血壓降低等癥狀。嘔吐是指將胃內容物或一部分小腸內容物,通過食道逆流入口腔的一種復雜的反射動作。肝膽胃系統疾病常伴有惡心、欲嘔或嘔吐的癥狀,如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乙型、甲型等)、肝硬化、急慢性胃炎等。輕度脂肪肝三、肝臟腫大脂肪肝是常見的表現為肝臟腫大。若肝包膜受伸脹、肝韌帶被牽引、脂肪囊腫破裂或發炎,則可見肝區痛及壓痛,伴反跳痛,發熱,白細胞增多。脂肪肝患者的肝腫大:約90%患者的肝臟可捫及,30%輕度肝腫大,如肝臟貯脂占肝重的40%以上時,可有明顯肝大,但為無痛性。肝臟雖腫大,而其形態依然保持正常。若檢查肝臟時其質地正常,或稍覺柔軟。并且表面平滑且無觸痛,便應考慮到脂肪肝的可能性。但因為脂肪肝其質地較柔軟,所以雖然腫大而在腹壁下觸診往往難以觸知。肝臟腫大可由多種疾病引起,診斷時應結合癥狀,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B超、CT等)來確診。如有營養過多所致的肥胖癥、慢性酒精中毒、糖尿病、慢性結核病、各種嚴重貧血等疾患存在時,則可幫助判斷是否已患有脂肪肝。肝腫大還多見于各型病毒肝炎、肝臟腫瘤、阿米巴膿腫、肝硬化、肝結核等,故明確診斷時還應結合癥狀、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B超、CT等)來確診。四、蜘蛛痣蜘蛛痣是皮膚小動脈末端分枝性擴張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故稱蜘蛛痣。蜘蛛痣的發生一般認為與肝臟對體內雌激素的滅活減弱有關。蜘蛛痣出現的部位多在上腔靜脈分布的區域內,如面、頸、手背、上臂、前胸和肩等。其痣的大小不等,直徑可以針頭大到數厘米以上。檢查時用指尖或(針)火柴棒壓迫痣的中心(即中央小動脈干部),其輻射狀小血管網即退色,去除壓力后又復出現。蜘蛛痣常見于急慢性肝炎、脂肪肝或肝硬化時。慢性肝病(包括脂肪肝)患者手掌大小魚際處常發紅,如壓后退色,稱為肝掌,發生機理與蜘蛛痣同。據報道,270例肝活檢確診為脂肪肝的患者8%有蜘蛛痣,脂肪肝好轉后蜘蛛痣消失,3例由脂肪肝轉成肝硬變,蜘蛛痣增多。五、內分泌失調肝臟為許多內分泌激素代謝滅活場所,脂肪肝時,病人除出現蜘蛛痣外,還可能有男性乳房發育、睪丸萎縮、陽痿,女性月經過多、閉經、病人體重減輕或增加等表現。病人體重改變機理認為是皮質醇類在肝臟滅活減少,導致血中皮質醇量增多,患者基礎代謝改變,而見體重的變化。肝功能減退,糖、蛋白質、脂肪三大代謝會出現障礙,亦會導致患者體重減輕或出現肥胖。六、維生素缺乏癥脂肪肝時由于脂肪堆積合并飲食中維生素缺乏,病人易出現多種維生素缺乏癥。臨床可見周圍神經炎、舌炎、口角炎、皮干瘀斑、角化過度等。維生素缺乏常認為是由于脂肪肝病人的維生素攝入量不足,但亦有人認為肝臟受損嚴重時,肝組織中的維生素含量亦減少,因此脂肪堆積合并飲食中維生素缺乏是導致出現維生素缺乏癥狀的兩個主要原因。七、黃疸黃疸是由于體內膽紅素代謝障礙,致血液中膽紅素濃度增高,滲入組織,尤其是鞏膜、粘膜和皮膚染成黃色所致。黃疸在臨床上按發生機理可分為溶血性、肝細胞性與阻塞性三型。脂肪肝時黃疸類型常為肝細胞性,該型黃疸常伴有乏力、倦怠、食欲不振等癥狀。有臨床資料顯示,脂肪肝病人僅少數會出現輕度黃疸。在肝內脂肪被清除后黃疸即消退。輕度脂肪肝患者如果能及早的進行治療,是可以治好的。所以得了脂肪肝可不能耽擱,抓緊治療是關鍵。以上皆為針對輕度脂肪肝怎么辦這個話題所做的回答,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同時希望詳情咨詢專業醫生。
2016-08-09 14:4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飲食治療:飲食治療是大多數脂肪肝病人治療的基本方法,也是預防和控制脂肪肝病情進展的重要措施.眾所周知,熱能的來源為食物中的蛋白質,脂肪和糖類,其需要量與年齡,性別和工種等因素有關.過高的熱能攝入可使人的體重增加,脂肪合成增多,從而加速肝臟細胞脂肪變性.因此,應該制定并堅持合理的飲食制度,瘦肉,魚類,蛋清及新鮮蔬菜等富含親脂性物質的膳食,有助于促進肝內脂肪消退,高纖維類的食物有助于增加飽腹感及控制血糖和血脂,這對于因營養過剩引起的脂肪肝尤其重要.我們所說的高纖維類的食物有玉米麩,粗麥粉,糙米,硬果,豆類,香菇,海帶,木耳,鴨梨,魔芋等.同時,應注意充分合理飲水,一般地,成人每日需飲水2000ml,老年人1500ml,肥胖者因體內水分比正常人少15%~20%,故每日飲水量需2200ml~2700ml,平均每3小時攝入300ml~500ml;飲用水的最佳選擇是白開水,礦泉水,凈化水以及清淡的茶水等,切不可以各種飲料,牛奶,咖啡代替飲水.如果是營養過剩性脂肪肝的人,飯前20分鐘飲水,使胃有一定的飽脹感,可降低食欲,減少進食量,有助于減肥.脂肪肝的人要注意三大營養素的合理搭配,即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重視脂肪的質和量,糖類飲食應適量,限制單糖和雙糖的攝入.需要提醒的是,脂肪肝的人應以低脂飲食為宜,并且要以植物性脂肪為主,盡可能多吃一些單不飽和脂肪酸(如橄欖油,菜籽油,茶油等),盡量少吃一些飽和脂肪酸(如豬油,牛油,羊油,黃油,奶油等),同時應限制膽固醇的攝入量,如動物內臟,腦髓,蛋黃,魚卵,魷魚等.在糖類攝入方面,應吃一些低糖類飲食,不能吃富含單糖和雙糖的食品,如高糖糕點,冰淇淋,干棗和糖果等.脂肪肝的人還應該堅決改掉不良的飲食習慣,實行有規律的一日三餐.長期大量飲酒可引起脂肪肝,應堅決戒酒.同時,過量的攝食,吃零食,夜食,間食以及過分追求高品位高熱量的調味濃的食物會引起身體內脂肪過度蓄積,因此應盡量避免.飲食方式無規律,如經常不吃早餐,或者三餐飽饑不均會擾亂身體的代謝動態,為肥胖和脂肪肝的發病提供條件.有研究表明,在一天能量攝取量相同的情況下,固定于晚間過多進食的方式比有規律的分3次進食更容易發胖.此外,進食速度過快者不易產生飽腹感,易因能量攝入過多促發肥胖癥.運動治療:運動種類:脂肪肝的人主要選擇以鍛煉全身體力和耐力為目標的全身性低強度動態運動,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有氧運動,比如慢跑,中快速步行(115~125步/分鐘),騎自行車,上下樓梯,爬坡,打羽毛球,踢毽子,拍皮球,跳舞,做廣播體操,跳繩和游泳等,這類運動對脂肪肝的人降脂減肥,促進肝內脂肪消退的效果較好.運動強度:脂肪肝的人應根據運動后勞累程度和心率(脈搏)選擇適當的運動量,以運動時脈搏為100~160次/分鐘(以170減去實際年齡),持續二三十分鐘,運動后疲勞感于一二十分鐘內消失為宜.亦有人認為,運動量的大小以達到呼吸加快,微微出汗后再堅持鍛煉一段時間為宜.運動實施的時間帶和頻率:根據研究,同樣的運動項目和運動強度,下午或晚上鍛煉要比上午鍛煉多消耗20%的能量.因此,運動鍛煉時間最好選擇在下午或晚上進行;散步的最佳時間是晚飯后45分鐘,此時熱量消耗最大,減肥的功效也最好.運動實施的頻率以每周3~5天較為合適,具體應根據實施者的肥胖程度,余暇時間以及對運動的愛好等因素來決定.如果運動后的疲勞不持續到第二天,每天都進行運動也可以.藥物治療:到目前為止,尚無防治脂肪肝的有效藥物.一般常選用保護肝細胞,去脂藥物及抗氧化劑等,如維生素B,C,E,卵磷脂,熊去氧膽酸,水飛薊素,肌苷,輔酶A,還原型谷胱甘肽,牛磺酸,肉毒堿乳清酸鹽,肝泰樂,以及某些降脂藥物等等.上述藥物雖然很多,但大多仍需要進一步驗證其療效以及安全性,因此,應在醫生指導下正確選用,切不可濫用.
2016-08-09 14:53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醫生建議:輕度脂肪肝問題不大,建議少吃含脂肪高的食物,多運動,促進脂肪分解,能改善的追問:那些食物不能吃?醫生回答:肥肉,油膩食物追問:哦,謝謝醫生
2016-08-09 1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