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膽囊息肉是否需要手術,取決于息肉的大小、數量、癥狀、息肉類型以及患者的個體情況等。 1.息肉大?。褐睆酱笥?1 厘米的息肉惡變風險增加,通常建議手術。 2.息肉數量:單發息肉且直徑較大時,手術的可能性較大;多發息肉相對風險較低。 3.癥狀:若引起明顯的右上腹疼痛、惡心、嘔吐等癥狀,可能需要手術。 4.息肉類型:腺瘤性息肉惡變幾率較高,一般要手術;膽固醇性息肉相對較安全。 5.個體情況:患者年齡較大、合并膽囊結石、有膽囊癌家族史等,手術的必要性會提高。 總之,膽囊息肉患者應定期復查,根據具體情況,在醫生的建議下決定是否手術。手術方式多為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創傷小、恢復快?;颊咝璧秸庒t院就診,遵循醫生的專業建議。
2024-10-14 12:0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根據你提供的情況,考慮是膽囊息肉的,這是肝膽疾病的一種良性病變,是否手術要根據具體情況。一般原則上手術的適應癥是在沒有心肺功能障礙的、可以耐受手術的患者,如果大于55歲,單發的膽囊息肉,是建議及時行手術治療的,但是現在患者是71歲,如果說沒有什么癥狀的話,是可以暫時不手術的,一般是沒有什么問題的,而且現在息肉不是很大,當然了,原則上講,如果是單發的息肉的話,是建議手術的,手術的話建議可以應用微創手術,那樣損傷小,恢復快,祝健康!
2024-10-14 12:0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你好,檢查有膽囊息肉,比較的小,只有6個毫米,不知道是不是有癥狀還是體檢發現的!如果有明顯的不舒服癥狀的話,比如有疼痛,惡心嘔吐啊,那就需要手術治療的,這么大歲數,可能腹腔鏡不一定行,因為腹腔充氣后,膈肌上抬之后,會影響呼吸的!如果沒有什么癥狀,或者不明顯的話,可以保守治療,利膽治療,畢竟這么大歲數了,手術創傷也大!能保守治療最好!
2024-10-14 12:0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醫生建議:膽囊息肉的話最好是先做一下膽囊的超聲的檢查還有使用腹腔鏡的手術進行切除治療會比較好要注意手術后的消炎。
2024-10-14 12:08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一般來說,膽囊息肉增大到5毫米以上后,其內部會生成血管,造成息肉增大的速度加快,膽囊惡變的可能性增大,有一定比例的患者會出現膽囊惡變,而又很難知道它的性質什么時侯會改變,造成思想有負擔,因此一般建議進行治療;膽囊息肉的治療,目前沒有藥物可以消除.絕大多數藥物只能起到一個暫時緩解癥狀比如疼痛、炎癥、消化不良等,也就是治標不治本;目前,治療膽囊息肉最有效的手段是手術治療,分兩種:一、切除膽囊手術;2、內鏡微創“保膽取息肉”手術,取出息肉,保住膽囊;膽囊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消化器官,是消化系統重要的一環.切除膽囊會對人體造成重創,引起長期的消化不良和腹脹腹瀉,很多人切除膽囊后氣色不好、體質差就是因長期的消化不良引起的.(詳細情況見附文1:膽囊切除的危害;)因此只要有可能,都應該盡量保住膽囊;切除膽囊對以后的生活及身體影響太大,因此建議采用內鏡微創“保膽取息肉”手術治療,取出息肉,保住膽囊.手術的目的是摘除息肉、明確病理性質和防止惡變,解除心理負擔.要了解更多“保膽取息肉”手術的詳細情況可通過百度搜索“保膽取息肉”.現在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平時飲食以清淡為主,忌食高膽固醇和高脂肪食品;生活作息要規律,不宜過度勞累;多運動,切忌就坐不動;多飲水,一天飲水2500毫升左右;內鏡微創“保膽取息肉”手術的介紹在膽囊底作小切口進入膽囊腔后,使用硬性纖維膽道鏡這一內鏡設備,借助其影像清晰、放大倍數高等優點,可發現并用活檢鉗逐一清除更細小的膽囊息肉.當膽囊息肉大小超過6毫米以后,息肉絕大部分有小動脈供血,舊式手術方法經常出現鉗夾息肉后“血肉模糊”的尷尬場面,借助于纖維膽道鏡+電凝設備,用于摘除息肉后的止血,出血量極少,可為術者創造“無血環境”,既縮短手術時間,又避免了血塊遮擋導致息肉的漏診;并且,術中將息肉送病檢,如為惡性病變則行膽囊癌根治手術,即切除膽囊;將息肉逐一清除干凈,確保膽囊管通暢后關閉膽囊,逐層縫合腹壁,醫用粘合膠粘合皮膚,無需拆線.術后第2天可下床活動,3到5天后即可出院.內鏡微創“保膽取息肉”手術開創了微創手術和膽囊息肉治療新的境界,保留膽囊,維持人體整體化平衡,取凈息肉,安全高效,創傷更小,極具美容效果,手術時間短,恢復快,為目前國內治療膽囊息肉最先進的方法.內鏡微創“保膽取息肉”手術,其主要意義是取出息肉,保留膽囊,維護了正常人體的平衡和生理功能.當然,它也充分體現了“微小創傷”的理念.嚴格的講,所謂“微創”,主要是指對器官功能損傷的大小,而切口的大小都是次要的.保留了一個重要器官的功能,是最大體現微創含義標準.如果膽囊器官被切掉了,膽囊功能被喪失了,即便是采用所謂的“先進”的腹腔鏡技術切除膽囊,切口再小,“恢復快”,也不能算是微創,應該是重創了.內鏡微創“保膽取息肉”手術的另一個特點是十分安全.此種手術無嚴重合并癥,無死亡率.這是目前任何膽囊切除手術所不能比擬的.這也是病人最關心的重要內容之一.同時,內鏡微創“保膽取息肉”手術,對于那些膽囊已無功能、膽囊嚴重萎縮、膽囊癌變的病例則應膽囊切除,毫不猶豫.當然,內鏡微創“保膽取息肉”手術方法,除了體現保留膽囊功能的微創精神外,還體現了切口小,創傷輕,恢復快,美容佳,收費低的特點,深受廣大患者的歡迎.內鏡微創“保膽取息肉”手術,切口小,平均2cm長,并且不做縫合,不需拆線,也不做造瘺;而傳統膽囊切除術的切口長度為15—20cm,術后需拆線治療,并留有較大的瘢痕;即使是采用腹腔鏡所謂的“微創”手術,也有3個切口,與內鏡微創“保膽取息肉”手術相比,實在算不上“微創”,應該是“大創”了.內鏡微創“保膽取息肉”手術由切口進入腹腔不切斷腹壁肌肉,故損傷極小,恢復快;術后次日即可下床活動,3到5日后出院.要想保膽,就要趁膽囊功好的時侯治療.要了解更多保膽手術的詳細情況可通過百度搜索“保膽取息肉”.附文1:膽囊切除的危害近年來的研究發現,膽囊切除后對人體至少有以下幾點不良影響: 1、造成人體消化不良、腹脹腹瀉 肝細胞每天分泌約800~1200ml膽汁,其中水分占97%.肝細胞分泌的膽汁,進入膽囊進行存儲和濃縮:因膽囊粘膜有很強的選擇性吸收膽汁中的水和電解質功能,膽汁中90%的水分被膽囊吸收后,能使膽汁濃縮約30倍并儲存于膽囊.進食后,尤其進高脂肪食物,在迷走神經和膽囊收縮素的調節下,膽囊收縮排出膽汁進入十2指腸腔內參加消化.如果膽囊被切除,此時肝膽汁由肝內排出無處可存,不管人體是否需要,只好持續不斷的排入腸道;當進食美味家肴時,需大量膽汁幫助消化,但此時體內無“富余膽汁”相助,從而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特別是影響對脂肪的消化吸收,其結果一是誘發脂肪瀉及脂溶性維生素的缺乏等,2是造成身體遭受消化不良、腹脹腹瀉的痛苦.膽囊切除患者日后大多消瘦、面黃,就是這個原因造成的. 2、引發堿性反流性胃炎 正常人進食后膽囊收縮使膽汁集中大量進入腸道.這一過程與胃十2指腸的分泌及蠕動是有規律地同步進行的.膽囊切除后膽汁持續進入腸道而又缺乏食物和胃酸的中和,膽汁可在十2指腸內淤積而逆流入胃,使胃內PH值升高,細菌繁殖,而使胃粘膜充血、水腫、脆性增加,胃腺體萎縮及潰瘍形成.曾有人對膽囊切除6個月后的患者行胃液檢查,發現其中膽汁酸含量明顯增加,最低增加2倍,最高增加380倍,平均增加24倍.胃酸分泌明顯下降,胃壁細胞受損.胃鏡下呈彌漫性炎性改變. 3、膽囊切除術后膽總管結石的發生率增高 在治療膽總管結石的過程中,可以發現:超過50切除膽囊病例組明顯高于未切除膽囊組.所以雖然切除膽囊后去除了膽結石,卻很可能因此“招來”膽總管結石,這是因為:膽囊切除前,膽囊具有濃縮膽汁的作用,濃縮的膽汁對膽固醇的溶解度較高;而膽囊切除后,膽鹽池明顯減小,膽汁的濃縮失去了場所,肝膽管的膽汁酸濃度降低導致對膽固醇的溶解能力降低,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膽固醇的積累,這樣就容易形成結石,也就是膽總管結石. 而膽總管結石的治療難度遠高于膽結石. 4、膽囊切除術后結腸癌發病率可能升高 近年來,許多學者發現一種現象和疑惑,即患結腸癌的病例中膽囊切除患者占很大部分: 1)歐洲學者臨床調研后得出膽囊切除術后結腸癌發生的危險性較未切除者高45倍. 2)有人對7000例結腸癌病例作回顧分析后發現,6千例有膽囊切除史,并發現膽囊切除10年以上患者比未切除膽囊患者的大腸瘤和癌的比明顯增加,由21.8%增加到38.5%另有人隨訪膽囊切除后10年以上的病例發現,女性結腸癌的發生率比一般女性高約70%其中右半結腸癌的發生率比一般高2倍. 為什么膽囊切除后結腸癌發病率會升高? 這可以用次級膽酸論來解釋.次級膽酸具有致癌或協同致癌作用:次級膽酸能使結腸粘膜細胞有絲分裂增強,容易引起結腸癌變.又因近端結腸內的次級膽酸濃度較高且右半結腸對次級膽酸的吸收大于左半結腸,故膽囊切除術后癌種好發于右半結腸.其病理生理改變的原因主要是: 1)次級膽酸的由來:肝膽管分泌出的膽酸為初級膽酸,進入腸道后與細菌接觸變為次級膽酸. 2)膽囊切除術后膽囊功能喪失,不能控制膽汁的排泄和在腸道的停留時間;因而初級膽酸24小時持續不斷的流入腸道并與細菌接觸,產生大量次級膽酸,無疑增加了結腸癌變的危險性. 近年來,許多歐洲學者發現一種現象和疑惑,即患結腸癌的病例中,發現不少病例都有膽囊切除的病史,Moehead對100例60歲以上的切膽與100例不切膽病例分析,發現患結腸癌者分別為12:3,十分驚訝.然而,在膽囊功能正常時膽汁只發生在進食時排入腸道,空腹時腸道內并無較多的膽汁常在,顯然初級膽酸與細菌接觸的機會很少,因而產生次級膽酸的量很少,加之正常膽囊的存在,膽汁中存有大量的Ig,保護腸道粘膜不受外來抗原和次級膽酸的侵害,當然就減低了結腸癌變的可能性.故北歐的研究結腸癌的醫生大聲疾呼不要隨便切除膽囊的忠告是極為有道理了. 5、造成肝損害和結腸損害 目前己證實石膽酸對肝細胞具有一定毒性.而膽囊切除后次級膽酸增多,所產生的石膽酸經肝腸循環進入肝臟和結腸以后,會造成慢性肝損害和結腸損害,而結腸損害很可能是結腸癌的一個原因. 6、導致膽管損傷 眾所周知,在膽囊切除的手術過程中,由于Calot氏3角的重要性,加之局部組織的粘連影響,膽囊切除術所帶來的合并癥再所難免,總有一定的概率(膽管損傷:0.18~2.3%);且有一定的死亡率(0.17%).其中包括:膽管損傷,肝管損傷,血管損傷,胃腸損傷等等.特別值得強調的是在膽管損傷的病例中絕大多數是由膽囊切除引起.黃曉強統計2566例CBD損傷病例中,1933例為膽囊切除引起,占狹窄病例的75%.膽管損傷的并發癥是膽道外科的非常疑難的課題,與內鏡“保膽取石”手術相比,內鏡保膽取石是在膽囊腔內施行手術,根本不可能傷及膽囊周圍器官;這一點是膽囊切除的最大缺陷.加之,考慮到膽囊切除帶來的生理缺陷和免役功能的影響,草率選擇膽囊切除之舉,就應該慎重考慮了. 7、造成“膽囊切除術后綜合癥” “膽囊切除術后綜合癥”這一名詞乃是一個模糊概念;隨著現代影象學診斷技術的進步,已經排除了膽道術后殘余結石,膽管損傷等診斷,而只有膽道術后發生的Oddi`括約肌炎癥和運動障礙方能稱得上“術后綜合癥”,而這一征候的治療臨床上甚感困難. 研究表明:膽囊在膽系動力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膽囊可容納30-60cc的膽汁,可以緩沖膽道的流體壓力,維持膽道壓力生理平衡.一旦去掉膽囊,不能調節膽系壓力,即可導致oddi’s括約肌功能障礙.以上所述切除膽囊所造成的這些后果,醫生事前不可能細講,在手術同意書上也只是用“可能出現各種并發癥”來表示,在出現膽道損傷等嚴重并發癥時,醫生多是用病情復雜,不可抗拒來解釋,很難評為醫療事故.當你咨詢了一些醫生,他們都說切除膽囊對人沒有影響,這是沒有輪到他自己,在問到是否可以保膽,他們千篇一律的說,保膽后會復發,其實他們說的是舊的保膽手術,而新的保膽手術已經不是他們以前那種“一取了之”、被動等待復發的舊辦法,由于采用了許多防止復發的措施,使術后5—10年的復發率從以前的30%—40%降低到2%—4%或更低,而且遠不會發生膽囊切除那些可怕的后果,如免疫功能低下及膽囊切除后大腸癌和膽總管結石的發病率升高,至死至傷等.附文2:腹腔鏡切除膽囊的問題現在很多醫院在宣傳膽囊切除術時總會不忘帶上“腹腔鏡微創手術切除膽囊”.嚴格的講,所謂“微創”主要是指對器官功能損傷的大小,而切口的大小都是次要的.保留了一個重要器官的功能,是最大體現微創含義標準.如果膽囊器官被切掉了,膽囊功能被喪失了,即便是采用所謂的“先進”的腹腔鏡技術切除膽囊,切口再小,“恢復快”,也不能算是微創,應該是重創了.實際上,腹腔鏡只改進了器械,沒有改變膽囊切除的基本程序和所引起的后果,嚴重并發癥的發病率比開腹的更高,一想就明白,開腹手術百年,在3維直視手指觸摸下都有0.5%左右的膽道損傷率和死亡率,腹腔鏡沒有改變(分離、結扎和切斷膽囊管)造成醫原性損傷的基本步驟,怎能改變并發癥和死亡的發病率呢?更不能與保膽手術相比了.把腹腔鏡的好處拔得如此高,完全是占領市場的宣傳,其實,用腹腔鏡切除有功能的膽囊,是以犧牲機體內環境為代價來換取切口美容的手術.要想保膽,就要趁膽囊功好的時侯治療.要了解更多保膽手術的詳細情況可通過百度搜索“保膽取息肉”.
2024-10-14 15:41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膽囊息肉? 膽囊息肉往往在體檢或其他目的的檢查中發現或因其他疾病切除膽囊后發現,分為炎性息肉和膽固醇性息肉,多數無臨床表現,如息肉較大,可出現右脅隱痛,或牽及右肩背,可伴有消化不良等類似慢性膽囊炎的臨床表現。本病偶可發生息肉樣原位癌。膽囊息肉的發病以中青年為主,30-50歲的人群占了總病人數的57.8%。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