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腰椎間盤突出是由于腰椎間盤各部分,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于后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癥狀。治療方法包括保守治療、藥物治療、物理治療、中醫治療和手術治療等。 1.保守治療:臥床休息,一般需嚴格臥床 3 周,佩戴腰圍逐步活動。 2.藥物治療:可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緩解疼痛;肌肉松弛劑如氯唑沙宗改善肌肉緊張;脫水劑如甘露醇減輕神經根水腫。 3.物理治療:包括熱敷、按摩、牽引等,有助于緩解肌肉痙攣,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4.中醫治療:針灸、推拿、中藥熏蒸等中醫療法,對部分患者有一定效果。 5.手術治療:當保守治療無效,癥狀嚴重影響生活時,可考慮手術,如椎間孔鏡手術等。 腰椎間盤突出的治療需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選擇合適的方法。患者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建議進行治療,并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腰部保護,避免彎腰提重物等不良姿勢。
2024-10-14 12:1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大體分為三大類:一、非手術治療之中包括:1、臥床休息2、藥物治療3、牽引療法4、物理治療5、推拿治療6、針灸治療7、封閉療法8、小針刀療法二、手術治療中包括1、常規開放性手術(包括: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經腹椎間盤手術)2、椎間盤鏡微創手術3、經皮穿刺切吸術4、人工腰椎間盤置換三、介入治療中包括:1、膠原酶化學溶解療法2、臭氧注射療法3、超低溫消融治療4、射頻熱凝靶點穿刺技術(一)藥物治療藥物治療中,包括治療性藥物和緩解癥狀類藥物。由于腰椎間盤的特殊結構決定很多一般藥物難有治療作用,因此一般西藥只有止痛功能,緩解臨床癥狀為主,中藥里有一些治療性藥物,比如藏藥立正消痛貼治療腰椎間盤突出效果還是不錯的。但其它大部分藥物還是達不到根治腰椎間盤突出的目的.(二)牽引治療我們都知道,腰椎間盤突出癥以突出物的大小分為膨出、突出和脫出三種類型。以臨床癥狀的輕重分急性期和緩解期,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患者,在第一次發病時,一般的醫院均建議病人首先使用牽引治療,牽引主要以機械的力度牽拉椎間隙,而減輕椎間盤的內壓,使突出物對神經的壓迫稍減輕,從理論來講是比較正確的,但臨床的治療效果的確不太理想。這主要是由于牽引的力度因人而異,難以撐握;另一個是適應癥的選擇難以準確區分;再者是病人的配合問題。對于腰椎間盤膨出的患者,這時椎間盤內壓力很高,通過牽引可以治愈,但牽引時應絕對臥床較為理想。如果牽引之后馬上行走、坐車等又會恢復椎間盤內高壓狀態,造成牽引無效。牽引只適用于椎間盤膨出患者,如果椎間盤已造成突出和脫出,進行牽引完全無效,并且有可能加重病人癥狀。在急性期腰椎間盤突出者中,牽引為禁忌癥。因為病人在急性期時,由于神經根的水腫和炎癥刺激,會引起腰背肌肉緊張、痙攣,如果這時牽引就會拉傷腰肌纖維,造成腰痛而加重臨床癥狀。綜上所述,牽引只適合于單純的腰椎間盤膨出患者,而且必須在癥狀不重時采用,以緩解臨床癥狀為目的,禁用于腰椎間盤突出、脫出,伴隨椎管狹窄的病人,和腰突癥急性期的病人。(三)物理治療、推拿治療、針灸治療物理治療包括電療、紅外線照射、熱療等方法,和推拿、針灸等治療目的基本相同。就是以緩解病人的臨床癥狀為主,而非根治手段。由于腰突癥的病人多數伴隨慢性腰肌勞損,梨狀肌肉緊張,腰椎間盤突出物壓迫的神經隨神經走過的部位肌肉痙攣造成腰腿痛,一般醫院會用理療、推拿、針灸等治療手段來緩解肌肉的緊張和痙攣。所以做過理療的病人都知道,在做理療時會舒服一點,不做后又會和從前一樣。所以說,理療、推拿、針灸等治療方法,只用于腰突癥的配合治療。(四)封閉療法封閉治療分兩種應用方法,一種為椎管內封閉,一種為神經根封閉。顧名思義,椎管內封閉是直接用藥物注射到椎管內,神經根封閉是把藥物注射在神經根周圍。注射的藥物以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加局部麻醉為主。在激素的作用下,可以減輕和消除神經根的無菌性炎癥和水腫;麻醉藥物則為止痛,麻醉神經使其敏感性降低。我們都知道,腰突癥為什么會導致腰腿痛,主要是由于腰椎間盤髓核壓迫神經后導致神經根發生水腫和無菌性炎癥,所以封閉的效果就是止痛,突出物壓迫無法解決,當封閉藥效過后腰腿痛癥狀馬上又恢復。(五)針刀療法針刀療法分為水針刀和小針刀。水針刀是將清朝年間張仲景醫圣祠“刀針”與現代醫學水針相結合,并柔和其他針刀療法的精華,從而發展形成的一種可注射針灸用具。水針刀療法作為傳統醫學九針療法與現代醫學水針療法中西醫合壁的后裔,是介于針灸療法與開放性手術間非直視下的新型注射性微型外科手術,以軟組織局部解剖學、立體解剖、動靜態三維解剖學、生物力學、生物信息學、經絡學說、無菌炎癥學及動靜態平衡學及中西藥藥理學為其理論基礎。對軟傷科疾病、脊柱相關性疾病的治療具有廣闊的前景。小針刀療法是在針灸和封閉療法的基礎上發展來的一種新的治療方法,近年逐步“神化”了它治療效果。小針刀是以針刀這種手術器械,在腰腿痛患者的痛點上進行廣泛的剝離松解,再注射入局部麻醉藥物加激素藥物,起到消炎止痛作用,小針刀的目的就是為封閉范圍擴大創造條件,因此,小針刀治療其實就是一種封閉療法的改良,其治療效果等同封閉。由于在治療過程中運用到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因此不可多用。激素的副作用會引起如骨質疏松、胃腸反應、痤瘡多毛,向心性肥胖等,而且同時伴隨糖尿病、高血壓等患者禁用。(六)手術治療1、常規開放手術:常規開放手術包括:全椎板切除、半椎板切除、經腹椎間盤手術、椎體融合術等。手術的目的是直接切除病變腰椎間盤髓核,解除神經根壓迫而達到治療目的。由于腰椎的特殊生理位置的限制,因此手術破壞了正常的腰椎骨生理結構,造成手術損傷大,易造成腰椎術后失穩,術后瘢痕組織粘連,術中誤傷神經根等一系列不良反應,所以多數病人懼怕手術,如何避免手術中造成的以上不良反應呢?這一直是醫學界的一大難題。2、椎間盤鏡微創手術為了避免常規開放性手術的大損傷問題,減少手術的風險和并發癥的發生,在顯微外科和關節內窺鏡輔助腰椎間盤手術,雖然是減少了手術過程中對正常骨關節的破壞,但微創手術一樣是手術,也有手術的風險和并發癥,另一個最主要問題在于手術視野變小之后,難以干凈徹底摘除病變腰椎間盤髓核,增高了手術不成功的風險。3、經皮穿刺的切吸術: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患者,多數由于椎間盤內壓力增高而導致突出。經皮穿刺切吸可以顯著降低椎間盤內壓,減少突出的椎間盤內容,從而減輕或消除突出物對神經的壓迫癥狀。該方法的優點在于手術過程中損傷較小,但缺點是該手術以減壓為主,對于椎間盤膨出有效,禁用于腰突癥脫出、游離、合并鈣化等類型,這樣造成手術面太窄。(七)膠原酶化學溶解療法人體椎間盤髓核組織,由水、纖維組織、蛋白多糖構成,膠原酶全稱:膠原蛋白溶解酶,可以溶解髓核蛋白多糖,但人體對蛋白質和酶有過敏傾向,這種過敏有危及生命的危險,所以在國外已禁止使用該療法;再者,膠原酶溶解療法如果失敗,就會在椎間盤內外形成廣泛的瘢痕粘連,給后續的治療帶來難度,目前我國正規醫院基本上已禁用膠原酶,但亦有個別民營醫院或私人采用該方法治療腰突癥。(八)臭氧(三氧)注射療法:高濃度的臭氧,具有收斂、氣化作用,借助該作用,近幾年有極個別醫院采用治療腰突癥。在理論上注射臭氧可以氣化濃縮腰椎間盤髓核,但臭氧進入椎管內會有哪些化學反應和并發癥呢?這有待進一步的觀察與研究,從目前病人反饋來看,該治療方法的成功率并不是太高。總結:治療方法選擇的原則:盡量選擇非損傷的保守治療方法,比如藥物治療。包括有損傷的微創介入等均排在保守治療方法之后,在保守治療無效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其他治療。單純的椎間盤膨出可以考慮介入治療,不要考慮微創或者常規手術;單純性突出可以考慮微創治療,不要考慮介入治療或者常規手術;復雜性突出(多地方突出)應該考慮常規手術治療,不要考慮微創和介入;伴隨椎管狹窄、黃韌帶肥厚的情況,應該選擇常規手術;椎間盤突出有鈣化者應該選擇常規手術;年老體弱者盡量不要考慮有損傷的治療,包括手術、微創、介入等都不適合,應該進行保守治療;膨出和輕度突出的一般采用保守治療或者介入治療;嚴重突出和脫出的都應該選擇微創治療或者手術治療。
2024-10-14 12:1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腰椎間盤突出是西醫的診斷病名.中醫學典籍中無腰椎間盤突出癥之名,根據該病的臨床表現,可歸于“腰痛”,“腰腿痛”,“痹癥”等范疇.而是把該癥統歸于“腰痛”,“腰腿痛”這一范疇.怎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呢? 這個問題比較籠統.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大體分為三大類: 一,非手術治療之中包括: 1,臥床休息2,藥物治療3,牽引療法4,物理治療5,推拿治療6,針灸治療7,代替療法8,封閉療法9,小針刀療法10,復位法(橫突直撐擴張髓核還納法或稱脊椎回本療法) 二,手術治療中包括 1,常規開放性手術(包括: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經腹椎間盤手術)2,椎間盤鏡微創手術3,經皮穿刺切吸術4,人工腰椎間盤置換 三,介入治療中包括: 1,膠原酶化學溶解療法2,臭氧注射療法3,超低溫消融治療4,射頻熱凝靶點穿刺技術5無創療法(CT導引下介入藥物修補術(PRT)) 6微創療法(CT,C臂聯合導引溫控熱療修補術(IDET)) (一)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中,包括治療性藥物和緩解癥狀類藥物.由于腰椎間盤的特殊結構決定很多一般藥物難有治療作用,因此一般西藥只有止痛功能,緩解臨床癥狀為主,中藥里有一些治療性藥物,大部分藥物還是達不到根治腰椎間盤突出的目的. (二)牽引治療 我們都知道,腰椎間盤突出癥以突出物的大小分為膨出,突出和脫出三種類型.以臨床癥狀的輕重分急性期和緩解期,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患者,在第一次發病時,一般的醫院均建議病人首先使用牽引治療,牽引主要以機械的力度牽拉椎間隙,而減輕椎間盤的內壓,使突出物對神經的壓迫稍減輕,從理論來講是比較正確的,但臨床的治療效果的確不太理想.這主要是由于牽引的力度因人而異,難以撐握;另一個是適應癥的選擇難以準確區分;再者是病人的配合問題.對于腰椎間盤膨出的患者,這時椎間盤內壓力很高,通過牽引可以治愈,但牽引時應絕對臥床較為理想.如果牽引之后馬上行走,坐車等又會恢復椎間盤內高壓狀態,造成牽引無效.牽引只適用于椎間盤膨出患者,如果椎間盤已造成突出和脫出,進行牽引完全無效,并且有可能加重病人癥狀.在急性期腰椎間盤突出者中,牽引為禁忌癥.因為病人在急性期時,由于神經根的水腫和炎癥刺激,會引起腰背肌肉緊張,痙攣,如果這時牽引就會拉傷腰肌纖維,造成腰痛而加重臨床癥狀.綜上所述,牽引只適合于單純的腰椎間盤膨出患者,而且必須在癥狀不重時采用,以緩解臨床癥狀為目的,禁用于腰椎間盤突出,脫出,伴隨椎管狹窄的病人,和腰突癥急性期的病人. (三)物理治療,推拿治療,針灸治療 物理治療包括電療,紅外線照射,熱療等方法,和推拿,針灸等治療目的基本相同.就是以緩解病人的臨床癥狀為主,而非根治手段.由于腰突癥的病人多數伴隨慢性腰肌勞損,梨狀肌肉緊張,腰椎間盤突出物壓迫的神經隨神經走過的部位肌肉痙攣造成腰腿痛,一般醫院會用理療,推拿,針灸等治療手段來緩解肌肉的緊張和痙攣.所以做過理療的病人都知道,在做理療時會舒服一點,不做后又會和從前一樣.所以說,理療,推拿,針灸等治療方法,只用于腰突癥的配合治療. (四)封閉療法 封閉治療分兩種應用方法,一種為椎管內封閉,一種為神經根封閉.顧名思義,椎管內封閉是直接用藥物注射到椎管內,神經根封閉是把藥物注射在神經根周圍.注射的藥物以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加局部麻醉為主.在激素的作用下,可以減輕和消除神經根的無菌性炎癥和水腫;麻醉藥物則為止痛,麻醉神經使其敏感性降低.我們都知道,腰突癥為什么會導致腰腿痛,主要是由于腰椎間盤髓核壓迫神經后導致神經根發生水腫和無菌性炎癥,所以封閉的效果就是止痛,突出物壓迫無法解決,當封閉藥效過后腰腿痛癥狀馬上又恢復. (五)針刀療法 針刀療法分為水針刀和小針刀. 水針刀是將清朝年間張仲景醫圣祠“刀針”與現代醫學水針相結合,并柔和其他針刀療法的精華,從而發展形成的一種可注射針灸用具.水針刀療法作為傳統醫學九針療法與現代醫學水針療法中西醫合壁的后裔,是介于針灸療法與開放性手術間非直視下的新型注射性微型外科手術,以軟組織局部解剖學,立體解剖,動靜態三維解剖學,生物力學,生物信息學,經絡學說,無菌炎癥學及動靜態平衡學及中西藥藥理學為其理論基礎.對軟傷科疾病,脊柱相關性疾病的治療具有廣闊的前景. 小針刀療法是在針灸和封閉療法的基礎上發展來的一種新的治療方法,近年逐步“神化”了它治療效果.小針刀是以針刀這種手術器械,在腰腿痛患者的痛點上進行廣泛的剝離松解,再注射入局部麻醉藥物加激素藥物,起到消炎止痛作用,小針刀的目的就是為封閉范圍擴大創造條件,因此,小針刀治療其實就是一種封閉療法的改良,其治療效果等同封閉.由于在治療過程中運用到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因此不可多用.激素的副作用會引起如骨質疏松,胃腸反應,痤瘡多毛,向心性肥胖等,而且同時伴隨糖尿病,高血壓等患者禁用. (六)腰椎間盤突出的代替療法: 利用純天然鋸峰齒鮫軟骨粉恢復人體腰椎的軟骨纖維環再生,成為80年代之后,各先進國家針對腰椎間盤突出的全新的醫學嘗試.因為腰椎間盤的突出,正是由于纖維環(一種軟骨)的破損導致的.而鋸峰齒鮫軟骨粉已經通過臨床實踐,被驗證到可以讓軟骨再生.現在在歐洲,鋸峰齒鮫的萃取物已經被認定為藥品,在美國,OAM(替代醫療事務局)也把鯊魚軟骨當作代替醫療的一環進行研究和普及,而日本更是直接采用純天然鋸峰齒鮫軟骨粉作為代替醫療的一環廣泛運用于腰椎間盤突出的臨床,并且因為天然無副作用而深得人心,而且7.5g/天的用量還是日本鯊魚軟骨普及協會的一個統計數據.新的研究為人類徹底攻克腰椎間盤突出帶來了明亮的曙光. (七)手術治療
2024-10-14 12:1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興國 主治醫師
瑞麗市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骨科
-
醫生建議:椎間盤突出可以用物理療法治療比如按摩手法復位牽引等如果效果不好癥狀持續建議用手術治療
2024-10-14 12:1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我下面的轉貼回答可能有點答非所問了,不過可能對于你了解腰椎間盤突出癥可能會有所幫助,建議你抽空閱讀。轉帖: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腰部疾患之一,是骨傷科的常見病、多發病。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各部分(髓核、纖維環及軟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于后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的組織,如脊神經根、脊髓等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癥狀。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西醫的診斷,中醫沒有此病名。而是把該癥統歸于“腰痛”、“腰腿痛”這一范疇內。對于腰腿痛祖國醫學早有記載,認識也很深刻。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病因(1)腰椎間盤的退行性改變:髓核的退變主要表現為含水量的降低,并可因失水引起推節失穩、松動等小范圍的病理改變;纖維環的退變主要表現為堅韌程度的降低。(2)外力的作用:長期反復的外力造成的輕微損害,日積月累地作用于腰椎間盤,加重了退變的程度。(3)椎間盤自身解剖因素的弱點:①椎間盤在成人之后逐漸缺乏血液循環,修復能力差。在上述因素作用的基礎上,某種可導致椎間盤所承受壓力突然升高的誘發因素,就可能使彈性較差的髓核穿過已變得不太堅韌的纖維環,從而造成髓核突出。腰椎間盤突出癥誘發因素可以有;①突然的負重或閃腰,是形成纖維環破裂的主要原因。②腰部外傷使已退變的髓核突出。③姿勢不當誘發髓核突出。④腹壓增高時也可發生髓核突出。⑤受寒與受濕。寒冷或潮濕可引起小血管收縮、肌肉痙攣,使椎間盤的壓力增加,也可能造成退變的椎間盤擔裂。外在因素為負重過大或快速彎腰、側屈、旋轉形成纖維環破裂,或腰部外傷,日常生活工作姿勢不當,也可發生腰椎間盤突出。中醫認為腰腿痛(腰椎間盤突出)的主要病因病機是:腎氣虛傷,風寒濕邪乘虛而入,結于筋脈肌骨不散,加之傷勞過度,扭閃挫跌,復致筋脈受損瘀阻經絡,不通為痛,故見腰痛如折,轉搖不能,腰腿酸麻拘急,往往遷延難愈。因此,外傷及風寒濕邪是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外因,腎虛是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內因。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體征及臨床表現:主要是下腰痛和坐骨神經痛,發病前常有腰部扭傷史,腰部勞累史或腰部受寒史。此腰腿痛因行走站立久坐等活動后加重,臥床休息后可暫時緩解,一側或雙側下肢痛沿坐骨神經分布的放射痛,沿臀部到大腿后面或外側及小腿外后側至足背或足底,個別病人疼痛可始于小腿或外踝。半數病人可因咳嗽、打噴嚏或腹部用力而下肢疼痛加重。對于高位的腰間盤突出癥患者,其癥狀多表現于下腹部腹股溝區或大腿前內側疼痛。中央型椎間盤巨大突出患者,可發生大小便異常或失禁、馬鞍區麻木,嚴重者可出現足下垂。有一部分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因其腰部交感神經受刺激而表現出下肢發涼,有的還可出現單側或雙側下肢水腫。腰椎間盤突出癥如何確診?現代醫學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癥檢查確診方法有:X光片和CT,MRI(核磁共振)檢查。就特點而定,如X光片與CT檢查則對骨組織的病變靈敏度較高,MRI(核磁共振)對軟組織病變的靈敏度較高。腰椎CT或MRI可明確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主要問題是突出物壓迫神經根,及隨之而產生的神經根周圍無菌性炎癥。治療的關鍵是解除突出物對神經根的壓迫,消除無菌性炎癥的化學刺激,且不增加病人痛苦。若壓迫未能完全解除,只要炎癥消退,也可獲得基本治愈,臨床上治療方法很多,但對不同的患者應根據不同的病情選擇適宜的方法進行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幾種治療方法:非手術治療也稱保守治療,常用的方法有:中藥直接外敷祛、各種中、西藥物治療、牽引治療、推拿手法治療、物理治療、針灸治療、中藥外敷熏洗,甚至單純的臥床休息也是一種傳統而有效的治療方法。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方法經長期發展已經較為成熟,手術療法則包括融合術、減壓術、后路手術等.副作用就是手術畢竟有一定風險而且費用較高,手術后也存在復發的可能因素。此外,還有介于手術和非手術之間的介入治療,如經皮髓核抽吸術,膠元酶溶解術,椎間盤激光溶核術等副作用也是有一定風險且治療費用也相對較多。總之,醫生和患者應根據具體的病理變化和癥狀表現以及經濟條件,選用適當的治療方法。保守治療多采用盡量減少病人損傷的方法進行治療,故常被稱為“保守治療”。80%~90%的病人可經非手術方法治療而愈,此方法對于患者而言最為安全,治療費用也較為低廉且療效較佳。腰椎牽引?腰椎牽引可使腰椎間隙增大,造成椎間盤內的負壓,加之后縱韌帶的緊張,有利于突出的髓核部分還納或改變其與神經根的關系。椎間隙的增大,關節突關節的拉開,使椎間孔恢復正常的外形,從而解除對神經根的擠壓。牽引可緩解肌肉痙攣、減輕椎間壓力。牽引有利于使腰椎后關節微細異常的改變恢復到正常關系,使脊柱后關節嵌頓的滑膜復位,或使關節突關節的輕微錯位得到復位,但單純牽引很難達到較好效果,實踐證明:頸腰椎牽引最好能夠配合“中醫正骨”手法同用效果才理想。還有就是過度牽引容易導致腰脊椎不穩、疼痛加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針灸治療?針灸療法臨床上應用的主要依據是中醫基礎理論,具有通表里、貫上下、行氣血、營陰陽的作用。針灸治病,是直接作用于腧穴,通過經絡的傳導和反應,來調整人體的營養氣血和臟腑功能,治愈疾病。但針灸療效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癥只能說是一種輔助療法。腰椎間盤突出癥推拿治療祖國醫學認為推拿治療的主要作用為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調整臟腑功能和舒筋活絡、活血散瘀、松解粘連、滑利關節。此外,它可配合中藥外敷法同治,能增強人體抗病能力,達到較好的保健康復作用。其主要機理是:(1)降低椎間盤內壓力,增加椎間盤外界的壓力,(2)使突出物復位回納,改變突出物的位置,(3)調節后關節紊亂并使之復位,以解除神經根壓迫。(4)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消除炎癥反應,松解粘連,減少對神經根的刺激。(4)放松腰腿部肌肉,加強局部氣血循環,促使受損傷的神經根恢復。(5)緩解疼痛。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中藥治療使用藥物治療是一種輔助手段,可配合外敷藥同治效果則較明顯易達到理想效果。依據祖國醫學的基礎理論,結合患者的具體病情,選用適當的中藥組方,可以有效地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1)對發病早期及氣滯血瘀明顯者,重用通經活血、舒筋止痛之藥,如“小活絡丸”、“大活絡丸”、“抗骨質增生片”…等。(2)對寒濕重者加健脾利濕藥;對風濕重者加祛風除濕藥:如“獨活寄生湯”加減…。(3)對病程較長的患者可選用一些補腎陽或腎陰藥,如豬腰燉杜仲、枸杞、肉蓯蓉…或“六味地黃丸”…。總之,不管如何遣方用藥,都要以辨證施治為最主要的原則,才能取得滿意的療效。腰椎間盤突出癥中藥外治法中藥外治法是祖國醫學的傳統療法之一。早在《內經》時代就記載了敷貼、藥熨、熏淋、洗滌等多種外治療法。在骨傷科中,外治法的應用更為廣泛。臨床證實,使用活血化瘀,舒筋止痛的中藥在腰部貼敷,對緩解癥狀十分有效而且價格低廉。為使用方便,許多外用中藥已加工成膏藥、純中藥粉劑、酊劑、油劑等成藥。外敷中藥的品種很多,如“坎離砂”,“化堅膏”,“骨質增生外敷靈”“頸腰腿痛保健貼”“骨質增生型安痛保健貼”…等中藥外敷方劑均為自熱藥,臨床證實效果都很不錯、而且價格也很便宜,中藥外敷患處此方最為經濟安全且藥力可直達病灶,無副作用,此方法最為簡單方便且效果明顯。副作用就是每次貼敷時間不能過長(注意:上藥均為外敷藥,用水或醋或低度白酒調敷均可,調敷后貼于患處自動發熱,故每次不能無限制外敷、以免皮膚發赤起泡)。“坎離砂”“化堅膏”“骨質增生外敷靈”“頸腰腿痛保健貼”“骨質增生型安痛保健貼”……都適應于:骨質增生、腰間盤突出、關節炎、腰肌勞損、頸肩腰腿疼等無菌性炎癥老年患者,也適用于中青年患者。中藥外敷其功能概括的講就是:通經引絡散寒祛濕、通竅消炎,走串散結,消腫止痛。其作用原理:通過皮膚直達病灶,疏通障礙,同時刺激皮膚改善微循環并激發人體調節功能,促進軟骨關節代謝恢復平衡,從而消除病變,達到理想的目的。臥床休息脊柱的退行性變與負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嚴格而科學的臥床休息,首先就去除了使腰椎病變進一步發展的主要因素,給疾病的恢復創造了必要的條件。臥床休息是腰椎間盤突出癥最基本的治療方法,臥床休息可減少神經炎性物質毒素吸收、促進炎癥消退和恢復,也可以防止神經纖維粘連發生。絕對的臥床休息就是讓病人平臥在硬板床上,只允許在床上翻身,而不允許坐起或站立,進食及大小便時也不能站起來。一般臥床休息3~4周即可見效。急性發作期癥狀較為嚴重的患者,還可考慮在臥床休息的同時加用牽引治療,中藥外敷治療,這樣可以得到更的治療效果。在臥床一段時間后,如配合中藥內服外敷、推拿、針灸、理療等方法進行綜合治療,會取得更好的療效。腰圍的佩帶腰圍是骨科常用的支具中的一種,其主要作用是制動與保護。(1)制動作用。當佩戴上腰圍時,對腰椎的活動,尤其是前屈活動會起到限制作用,使腰椎局部組織可以得到相對充分的休息,緩解肌肉痙攣,促進血運的恢復,消散致痛物質,使神經根周圍及椎間關節的炎癥反應得以減輕或消失。(2)保護作用。腰圍能加強腰椎的穩定性,因此當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患者經臥床或牽引后開始下地活動時,佩戴腰圍可加強保護,使腰椎的活動量和活動范圍受到一定限制,鞏固前期治療效果。腰圍在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過程中使用范圍較廣,但其佩戴和使用并不是隨意的,佩戴腰圍一般為4~6周,最長不應超過3個月。選擇腰圍的規格應與患者體型相適應,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護理?急性期應睡硬板床,絕對臥床3周,配合藥物內服與中藥外治貼敷同治。避免咳嗽、打噴嚏,防止便秘。等癥狀明顯好轉,可逐步進行背肌鍛煉,并在腰圍保護下,下地做輕微活動。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癥復發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經過治療和休息后,可使病情緩解或痊愈,但該病的復發率相當高,原因為:(1)腰椎間盤突出癥經過治療后,雖然癥狀基本消失,但許多病人髓核并未完全還納回去,只是壓迫神經根程度有所緩解,或者是和神經根的粘連解除而己。(2)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病情雖已穩定或痊愈,但在短時間內,一旦勞累或扭傷腰部可使髓核再次突出,導致本病復發。(3)在寒冷、潮濕季節未注意保暖,風寒濕邪侵襲人體的患病部位,加之勞累容易誘發本病的復發。(4)肝腎虧損未能及時補充恢復。中醫認為,腎藏精、主骨;肝藏血、主筋。腎精充足、肝血盈滿,則筋骨勁強、關節靈活。肝腎虧損、生理性機能減退,肝腎精血不足,致使筋骨失養,易導致骨關節病的復發或骨病的不易愈合。所以平時一定要補腎強骨壯腰骨病才不易復發。(5)術后的病人雖然該節段髓核已摘除,但手術后該節段上、下的脊椎穩定性欠佳,故在手術節段上、下二節段的椎間盤易脫出,而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復發。轉貼出自:增生腰腿膝痛《求醫問藥專家網》
2024-10-15 03: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