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鐘英強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噎膈是一種因食管干澀、食管及賁門狹窄而引發的疾病。主要表現為咽下食物梗塞不順,嚴重時食物無法下咽至胃,進食即吐?;疾『髴皶r就醫,以防病情加重。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6-08-10 11:18
1.癥狀表現:吞咽食物時有梗塞感,甚至食物無法下咽,進食后嘔吐。
2.病因探究:可能由情志失調、飲食不節、久病年老等因素引起。
3.發病機制:食管和賁門的結構或功能異常,導致食物通過受阻。
4.診斷方法:通過癥狀、食管鏡檢查等進行診斷。
5.治療方式:中醫治療可采用中藥調理,如啟膈散;西醫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
總之,噎膈會嚴重影響進食和生活質量,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盡快就醫,明確診斷并接受規范治療。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噎膈? 噎膈是以吞咽困難,飲食受阻于食管,飲食不下,或食入即吐為主癥的病證。噎即噎塞,指吞咽不暢或困難;膈即格拒,指飲食難下,或食入即吐。噎可單獨為病出現,亦可為膈之前驅,但臨床多噎膈并見。多因情志失和,飲食所傷,年老體弱,臟腑失調,以致津血枯槁,氣血痰瘀互結填塞胸膈,阻于食道而成。西醫學中食管癌、賁門癌、食管良性狹窄、食管炎、食道賁門弛緩癥等相當于噎膈病,消化系統食管的其他疾病在臨床上若出現以本病為主要臨床表現者,均可參照本節進行辨證論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