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東明 副主任醫師
廣東祈福醫院
三級甲等
普外科
-
外癰是一種常見的外科感染性疾病,多由細菌感染引起。如果出現外癰,應及時就醫。嚴重時可能會引發全身性感染,需引起重視。自行處理身體不適可能加重病情,及時就醫并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是關鍵。
2016-08-08 12:05
1.疾病介紹:外癰是指發生于體表皮肉之間的急性化膿性炎癥,常見于頸部、背部等部位。
2.早期處理:在初期,可用金黃膏、魚石脂軟膏外敷,也可用蒲公英等鮮草藥搗汁外敷。
3.中期應對:膿熟時應切開排膿。尤其發于口底及頜下的癰,要警惕喉頭水腫、壓迫氣管導致窒息,必要時盡早切開減壓。
4.藥物治療:可選用青霉素、頭孢呋辛等抗生素治療,但需遵醫囑。
5.后期護理:潰后可用九一丹、八二丹藥線引流,膿盡后用生肌散摻于生肌玉紅膏或生肌白玉膏敷貼促進恢復。
總之,外癰的處理需根據病情發展階段采取相應措施,同時注意休息和飲食清淡,促進康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