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路瑾 主任醫師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血液病研究所
-
平均血紅蛋白濃度和平均血紅蛋白量偏低,可能是飲食不均衡、缺鐵性貧血、慢性失血、造血功能異常等原因導致。如果偏低情況明顯,建議及時就醫。身體不適時,應盡快尋求專業醫療意見,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莫自行開處方。
2016-08-31 15:27
1.飲食因素:長期挑食、偏食,攝入含鐵、維生素B??和葉酸等造血原料不足。
2.缺鐵性貧血:鐵攝入不足、鐵吸收障礙或慢性失血,導致體內鐵缺乏。
3.慢性疾病:如慢性胃腸道疾病、慢性腎病等,影響營養吸收或導致慢性失血。
4.造血功能障礙: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等,骨髓造血功能減退。
5.其他:某些惡性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可能引起。
出現平均血紅蛋白濃度和平均血紅蛋白量偏低,應重視并進一步檢查明確原因。飲食上注意營養均衡,多吃富含鐵、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