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濤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耳鼻咽喉科
-
您好,頸部轉移癌的治療主要治療原發灶,頸部轉移灶可根據原發灶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療措施。如鼻咽癌轉移者可采用放療或綜合治療,喉、鼻腔、鼻竇、甲狀腺癌轉移者多采用手術或綜合治療。頸部轉移癌的治療根據轉移灶的范圍選擇根治性、選擇性、改良性頸廓清術。腫瘤晚期,手術難以切除或病人一般情況差不能耐受手術者,采用放療或化療。頸部轉移癌的保健:因為這種代償的過程是逐漸進行的,所以應在術前20天左右,即開始進行壓迫訓練,方法是仰臥頭低腳高位應用手指或器械壓迫患者頸總動脈根部至頸椎橫突。判定壓迫有效的方法是使頸總動脈遠端及顳淺動脈搏動消失。訓練同時觀察腦組織有無缺血表現,如頭暈、眼花、頭痛、視障礙、意識改變、失語、肢體運動及感覺異常等。如有以上癥狀,應立即停止壓迫。記錄壓迫時間,每天訓練5~10次,每次由最初的5分鐘左右逐漸達到30~40分鐘。對于持續壓迫30分鐘無并發癥患者,壓迫訓練20天以上者可以配合行腦血流圖椎動脈檢查。腦血流圖亦代償良好者可行手術治療。需要指出的是這類病人都有頸部轉移瘤,且偏大較硬,對判定動脈的位置有時困難,必要時可在彩超引導下進行體表標記定位,避免壓迫腫瘤,以免其破裂、出血、壞死,促進瘤細胞轉移。
2016-09-03 2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