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禮浩 主任醫師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您好,臨床表現:無癥狀性感染,柯薩奇病毒和埃可病毒感染最常見,約50%不出現臨床癥狀,為無癥狀性感染。非特異性熱病發熱是腸道病毒感染最常見的表現。常常突然起病,無前驅癥狀,幼小嬰兒伴不適,年長兒腸道病毒性疾病的癥狀可有頭痛、肌痛。.手、足、口病,柯薩奇病毒A6是其主要病原。表現為粘膜皰疹,手較足多見,為柔軟的小泡,大小約3~7mm,多見于背側皮膚、手掌、腳底。在口腔中可破潰形成潰瘍,舌和頰粘膜易累及。皮疹約一周消失。近年研究發現腸道病毒7亦可引起手、足、口病,但較柯薩奇病毒所致者嚴重,可并發無菌性腦膜炎、臍炎及癱瘓等。皰疹性咽峽炎:病原體為柯薩奇病毒A組。.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病原體為腸道病毒70,兒童較少見,多發生在20~50歲成人。突然起病,伴眼痛、畏光、流淚、視物模糊,腸道病毒性疾病的癥狀可伴短暫點狀角膜炎和耳前淋巴結大,繼發細菌感染時可見粘液膿性分泌物。全身癥狀少見。呼吸道表現:柯薩奇病毒和埃可病毒感染常引起咽炎、扁桃體炎、鼻咽炎等上呼吸道癥狀。多種腸道病毒可致腮腺炎、喉炎、支氣管炎、感染性哮喘和肺炎。胃腸道表現:約7%~30%腸道病毒感染可出現消化道癥狀。嘔吐、腹瀉、腹部不適及腹痛較常見。神經系統表現:多型柯薩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可引起無菌性腦膜炎、腦炎,預后良好。亦可致癱瘓、格林-巴利綜合征、小腦共濟失調、外周神經炎等。心包炎和心肌炎:27種非脊髓灰質炎腸道病毒已被證實可導致心臟病變。柯薩奇病毒B5和埃可病毒6型是最常見的病原體。嚴重者可致死亡,否則恢復完全,偶見縮窄性心包炎等后遺癥。此外還可引起睪丸炎和附睪炎、肌炎、關節炎等。新生兒感染:由于圍生期母親傳播,亦可由新生兒室流行所致。腸道病毒性疾病的癥狀可見發熱、喂養困難、呼吸窘迫,蒼白和嗜睡。可出現心臟擴大、肝大和心電圖改變。預后不良。
2016-09-01 2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