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非血管性顱內疾病引起的頭痛診斷,需綜合多種因素,包括癥狀表現、體征觀察、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檢查、病史采集等。面對身體的不適,最明智的選擇是立即就醫,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確保安全有效。
2016-09-11 08:44
1.癥狀表現:高顱壓性頭痛常有視盤水腫和視覺障礙,低顱壓性頭痛多在直立位時疼痛加劇。
2.體征觀察:注意有無頸項強直、克尼格征陽性等腦膜刺激征。
3.影像學檢查:頭顱 CT、MRI 有助于排除顱內占位性病變,明確顱腦結構是否異常。
4.實驗室檢查:如腦脊液檢查,可了解顱內壓力及成分有無改變。
5.病史采集:了解患者既往疾病史、頭部外傷史、感染史等。
總之,非血管性顱內疾病所致頭痛的診斷需要綜合運用多種方法,仔細分析各項檢查結果和患者的臨床表現,以明確病因,為后續治療提供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