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怡菁 副主任醫師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內科
-
非血管性顱內疾病引起的頭痛較為復雜,常見原因包括顱內壓改變、感染、腦積水等。一旦出現此類頭痛,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以防延誤病情。身體健康為重,一旦感到不適,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診斷用藥帶來的風險。
2016-09-09 13:07
1.顱內壓改變:如良性高顱壓,可能因腦脊液分泌過多或吸收障礙導致,常表現為持續性頭痛、視力模糊。
2.腦積水:高壓性腦積水會使顱內壓升高,引發頭痛,還可能伴有步態不穩、尿失禁。
3.顱內感染:如腦炎、腦膜炎,多由細菌、病毒等感染引起,除頭痛外,還常有發熱、嘔吐等癥狀。
4.顱腦外傷:頭部受傷后可能出現頭痛,還可能伴有頭暈、惡心等。
5.顱內腫瘤:腫瘤壓迫腦組織可導致頭痛,隨著腫瘤生長,癥狀可能逐漸加重。
非血管性顱內疾病引起的頭痛原因多樣,需要綜合癥狀、檢查等明確診斷,并采取相應治療。如出現頭痛癥狀,建議及時前往醫院,尋求專業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