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癲癇藥物的過度治療?
怎樣避免癲癇藥物治療癲癇病?癲癇藥物過度治療是指為了控制癲癇采取了不必要的或過多的藥物負荷,導致了不適合的風險療效平衡。過度治療將會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和資源的浪費。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珊
成都精神病醫院
精神心理
-
避免癲癇藥物過度治療,需綜合考慮病情評估、藥物選擇、用藥監測、個體差異及患者教育等方面。 1.病情評估:準確診斷癲癇類型和發作頻率,明確病因,為選擇合適藥物提供依據。 2.藥物選擇:優先選用療效確切、副作用較小的藥物,如卡馬西平、丙戊酸鈉、苯妥英鈉等。根據患者年齡、合并疾病等因素調整。 3.用藥監測:定期復查腦電圖、血藥濃度等,觀察藥物療效和不良反應,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4.個體差異:考慮患者的遺傳因素、代謝能力等,避免因個體對藥物反應不同導致過度治療。 5.患者教育:讓患者了解癲癇治療的目標和藥物作用,提高依從性,避免自行增減藥量。 總之,避免癲癇藥物過度治療需要醫生和患者共同努力,通過科學評估、合理用藥和密切監測,實現安全有效的癲癇治療。
2016-10-10 12:0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助理醫生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1、對癇性發作應明確是事件相關性發作(如剝奪睡眠、飲酒、低血糖等)還是內科疾病引起的抽搐,或是很少發作僅表現為輕度抽搐的良性癲癇。針對內科疾病引起的癇性發作,應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僅僅是在患者反復抽搐、誘發因素不能糾正時才需要抗癲癇藥物長期治療。失神性癲癇狀態或非驚厥性簡單部分性癲癇狀態,沒有腦損傷的肯定證據,且預后較好,一般不需要過激的抗癲癇藥物治療。非癇性發作的誤診常引起不恰當的抗癲癇藥物治療。 2、當選擇第一線抗癲癇藥物單藥治療時,初始從小劑量并逐漸滴定至低的維持劑量,不屬緊急治療(如癲癇不間斷狀態)不采取藥物負荷方式。 3、如果繼續發作,藥物可增加至耐受劑量發作仍不能控制時,該藥應減量,轉換為不同藥理機制的另1種一線藥物的平均劑量。當第2種單藥治療反應良好,可慢慢撤除原藥。當藥物極大劑量仍不能控制發作,應警惕抗癲癇藥物引起的癇性發作或藥物選擇不當。 4、在添加治療時,應慢慢將已有不良反應的第1種藥物減至中等劑量,之后再添加不同藥理機制的另1種藥物。兩種藥物的聯合應用療效似乎優于先后替換兩種藥物的單藥治療。如果患者兩種藥物的聯合應用在3月內仍未見效,應慢慢轉變為第2種藥物的單藥治療,并開始添加新選擇的抗癲癇藥物。 5、如果4或5種足量的抗癲癇藥物單藥治療或聯合治療仍未能控制發作,那么服用任何AED或任何組合的抗癲癇藥物成功的可能性均小于5%。在這種情況下,治療的目的僅僅是在不充分的發作控制與最小的藥物副作用之間取得一種平衡。 總之,糾正慢性癲癇過度用藥的傾向并不容易,慢慢地減小藥物的負荷常常能獲得最大益處而不喪失對癲癇病發作的控制。 癲癇藥物過度治療的主要原因有: 1、將抗癲癇藥物作為癲癇高風險患者的預防性用藥 2、抗癲癇藥物用于偶見的孤立性發作,目的是為了改善癲癇的長期病程 3、盡管缺乏個體療效,患者仍維持一種最大耐受劑量的抗癲癇藥物 4、盡管缺乏個體療效,患者仍維持多種抗癲癇藥物的治療。
2016-10-10 12:0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實習醫生
九江泌尿科醫院
全科
-
1、對癇性發作應明確是事件相關性發作(如剝奪睡眠、飲酒、低血糖等)還是內科疾病引起的抽搐,或是很少發作僅表現為輕度抽搐的良性癲癇。針對內科疾病引起的癇性發作,應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僅僅是在患者反復抽搐、誘發因素不能糾正時才需要抗癲癇藥物長期治療。失神性癲癇狀態或非驚厥性簡單部分性癲癇狀態,沒有腦損傷的肯定證據,且預后較好,一般不需要過激的抗癲癇藥物治療。非癇性發作的誤診常引起不恰當的抗癲癇藥物治療。 2、當選擇第一線抗癲癇藥物單藥治療時,初始從小劑量并逐漸滴定至低的維持劑量,不屬緊急治療(如癲癇不間斷狀態)不采取藥物負荷方式。 3、如果繼續發作,藥物可增加至耐受劑量發作仍不能控制時,該藥應減量,轉換為不同藥理機制的另1種一線藥物的平均劑量。當第2種單藥治療反應良好,可慢慢撤除原藥。當藥物極大劑量仍不能控制發作,應警惕抗癲癇藥物引起的癇性發作或藥物選擇不當。 4、在添加治療時,應慢慢將已有不良反應的第1種藥物減至中等劑量,之后再添加不同藥理機制的另1種藥物。兩種藥物的聯合應用療效似乎優于先后替換兩種藥物的單藥治療。如果患者兩種藥物的聯合應用在3月內仍未見效,應慢慢轉變為第2種藥物的單藥治療,并開始添加新選擇的抗癲癇藥物。 5、如果4或5種足量的抗癲癇藥物單藥治療或聯合治療仍未能控制發作,那么服用任何AED或任何組合的抗癲癇藥物成功的可能性均小于5%。在這種情況下,治療的目的僅僅是在不充分的發作控制與最小的藥物副作用之間取得一種平衡。 總之,糾正慢性癲癇過度用藥的傾向并不容易,慢慢地減小藥物的負荷常常能獲得最大益處而不喪失對癲癇病發作的控制。 癲癇藥物過度治療的主要原因有: 1、將抗癲癇藥物作為癲癇高風險患者的預防性用藥 2、抗癲癇藥物用于偶見的孤立性發作,目的是為了改善癲癇的長期病程 3、盡管缺乏個體療效,患者仍維持一種最大耐受劑量的抗癲癇藥物 4、盡管缺乏個體療效,患者仍維持多種抗癲癇藥物的治療。
2024-10-16 06: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