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歲,腰不適且疼痛加劇,腰椎病癥狀及就診醫院?
我今年42歲了,就是從去年開始我就是會腰不舒服,剛開始乜不以為然,以為沒什么,哪知道現在痛的平率越來越大了,越來越疼了,聽旁邊的人說是腰椎病,所以想請問腰椎病的癥狀有哪些呢?我要去怎樣的醫院看看啊?腰椎病有哪些癥狀?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代紹武 副主任醫師
九江泌尿科醫院
風濕免疫科
-
腰椎病的癥狀多樣,常見的有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肢體麻木、肌肉無力、腰部活動受限等。就診應選擇正規的綜合性醫院或骨科專科醫院。 1.腰部疼痛:這是腰椎病最常見的癥狀,可表現為鈍痛、刺痛或放射性疼痛,勞累或長時間站立、久坐后加重。 2.下肢放射痛:多沿坐骨神經分布區域放射,從臀部到大腿后側、小腿外側甚至足部,咳嗽、打噴嚏時疼痛可能加劇。 3.肢體麻木:常出現在下肢,感覺減退或異常,如蟻行感、燒灼感等。 4.肌肉無力:可能導致腿部無力,行走困難,甚至影響站立和平衡。 5.腰部活動受限:彎腰、扭轉等動作受到限制,無法完成正常的腰部活動。 如果出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就醫,進行詳細的檢查和診斷,以便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早期診斷和治療有助于緩解癥狀,提高生活質量。
2016-10-25 16:1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助理醫生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1、腰痛:95%以上的腰椎病患者有此癥狀。患者自覺腰部不間斷性鈍痛,平臥位減輕,站立則加劇,一般情況下尚可忍受,腰部可適度活動或慢步行走,另一種為突發的腰部痙攣樣劇痛,難以忍受,需臥床位息,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 2、下肢放射痛:80%患者出現此癥,常在腰痛減輕或消失后出現。表現為由腰部至大腿及小腿后側的放射性激發或麻木感,直達足底部。重者可為由腰至足部的電擊樣劇痛,且多伴有麻木感。疼痛輕者可行走,呈跛行狀態;重者需臥床休息,喜歡屈腰、屈髖、屈膝位。
2016-10-25 16:1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實習醫生
九江泌尿科醫院
全科
-
不同腰椎病的不同表現:1、腰椎間盤突出(膨出)癥:在人群中發病率為15.2%。其發病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各部分,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在各種外力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使相鄰神經根、脊髓等遭受激發或壓迫,從而產生腰痛,一側或雙側下肢疼痛、麻木等癥狀,甚至大小便失禁,癱瘓。 2、腰椎骨質增生:隨著年齡增長,腰椎及周圍軟組織產生退行性病變。由于軟組織病變、肌肉的牽拉或撕脫、流血、血腫,日久便形成刺狀的骨質增生;骨刺的形成又對軟組織產生機械性的激發,壓迫神經導致神經根水腫變形,產生腰腿痛等癥狀,如此惡性循環,病情不斷加重。雖有許多通常的治療措施,但療效皆不盡如人意。病情反復,時好時壞,不能根治。 3、腰椎管狹窄癥:腰椎管因某些原因發生骨性或纖維性結構改變,導致一個節段或多個節段的一處或多處管腔變窄,壓迫了馬尾神經或神經根而產生的臨床癥候群。腰椎管狹窄的原因:主要有先天與后天的區別,所謂先天的椎管狹窄癥是指椎管先天發育較窄,在同樣的組織退變、增生的情況下,容易引起癥狀。后天因素是由于退變、損傷等原因引起的黃韌帶肥厚、椎體骨質增生、小關節骨贅、硬膜外粘連、腰椎間盤突出等,導致腰椎管腔狹窄。其中以黃韌帶肥厚、腰椎間盤突出引起者最為多見。
2024-10-16 08: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