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半身麻痛伴肌肉跳動,擔心腰椎病,癥狀有哪些?
最近5-6天,先是左小腿肉多的那個地方(內側?)微麻,像針刺一樣,但不是很痛,微微的,后來左半身都有點,現在右邊偶爾也有點。之前全身肌肉都有過感覺在跳動的情況。由于長期掱婬過度腎虛,腰有點痛,很久不掱婬便減弱或不痛,一掱婬又開始。但是我現在就是擔心腰椎間盤突出。不知道是不是。我在網上查了很多,我兩個腳抬高的高度差不多。另外有說精神壓力過大也有可能,我不知道是不是,前面一陣子我精神壓力確實非常大,每天都十分擔心一些事情。腰椎病是什么癥狀?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助理醫生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1、下肢放射痛:80%患者出現此癥,常在腰痛減輕或消失后出現。表現為由腰部至大腿及小腿后側的放射性激發或麻木感,直達足底部。重者可為由腰至足部的電擊樣劇痛,且多伴有麻木感。疼痛輕者可行走,呈跛行狀態;重者需臥床休息,喜歡屈腰、屈髖、屈膝位。 2、下肢麻木、冷感及間歇性跛行:下肢麻木多與疼痛伴發,少數患者可表現為單純麻木,有少數患者自覺下肢發冷、發涼。主要是因為椎管內的交感神經纖維受到激發所至。間歇性跛行的產生機理及臨床表現與腰椎管狹窄相似,主要是由于髓核突出的情況下可出現繼發性腰椎管狹窄癥的病理和生理學癥狀。
2016-10-25 16:2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代紹武 副主任醫師
九江泌尿科醫院
風濕免疫科
-
腰椎病的癥狀多樣,常見的有腰部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下肢無力、肌肉萎縮、大小便功能障礙等。 1.腰部疼痛:多為持續性鈍痛,站立或勞累時加重,平臥休息后減輕。 2.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從腰部向臀部、大腿后側、小腿外側直至足部放射,伴有麻木感。 3.下肢無力:行走困難,感覺腿部發軟,容易摔倒。 4.肌肉萎縮:長期患病可能導致下肢肌肉萎縮,腿部變細。 5.大小便功能障礙:嚴重時會出現排尿困難、尿失禁、大便失禁等。 如果出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如腰椎 X 線、CT 或磁共振成像(MRI)等,以明確診斷,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治療方法包括臥床休息、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如布洛芬、甲鈷胺、甘露醇等,但需遵醫囑)、手術治療等。
2016-10-25 16:2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實習醫生
九江泌尿科醫院
全科
-
不同腰椎病的不同表現:1、腰椎間盤突出(膨出)癥:在人群中發病率為15.2%。其發病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各部分,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在各種外力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使相鄰神經根、脊髓等遭受激發或壓迫,從而產生腰痛,一側或雙側下肢疼痛、麻木等癥狀,甚至大小便失禁,癱瘓。 2、腰椎骨質增生:隨著年齡增長,腰椎及周圍軟組織產生退行性病變。由于軟組織病變、肌肉的牽拉或撕脫、流血、血腫,日久便形成刺狀的骨質增生;骨刺的形成又對軟組織產生機械性的激發,壓迫神經導致神經根水腫變形,產生腰腿痛等癥狀,如此惡性循環,病情不斷加重。雖有許多通常的治療措施,但療效皆不盡如人意。病情反復,時好時壞,不能根治。 3、腰椎管狹窄癥:腰椎管因某些原因發生骨性或纖維性結構改變,導致一個節段或多個節段的一處或多處管腔變窄,壓迫了馬尾神經或神經根而產生的臨床癥候群。腰椎管狹窄的原因:主要有先天與后天的區別,所謂先天的椎管狹窄癥是指椎管先天發育較窄,在同樣的組織退變、增生的情況下,容易引起癥狀。后天因素是由于退變、損傷等原因引起的黃韌帶肥厚、椎體骨質增生、小關節骨贅、硬膜外粘連、腰椎間盤突出等,導致腰椎管腔狹窄。其中以黃韌帶肥厚、腰椎間盤突出引起者最為多見。
2024-10-15 16: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