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孫玉煥
上海市松江區九亭鎮衛生院
一級
婦產科
-
宮頸炎是女性常見的婦科疾病,多由病原體感染、機械性刺激、化學物質刺激、陰道菌群紊亂、激素失衡等引起。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 1. 藥物治療:可使用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多西環素、頭孢曲松鈉等,以消除病原體感染。還可應用抗真菌藥物如氟康唑,針對真菌感染引發的宮頸炎。 2. 物理治療:常見的有激光治療、冷凍治療、微波治療等,適用于慢性宮頸炎且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情況。 3. 手術治療:對于宮頸息肉等導致的宮頸炎,可行息肉摘除術。若病情嚴重,出現宮頸肥大、糜爛面深廣且累及宮頸管等,可考慮宮頸錐切術。 4. 注意個人衛生:保持外陰清潔,勤換內褲,避免不潔性生活。 5. 增強免疫力:通過均衡飲食、適量運動、規律作息等方式,提高自身抵抗力,有助于病情恢復。 總之,宮頸炎的治療需根據具體病情選擇合適的方法。患者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同時注意日常護理,促進康復。
2024-10-23 11:3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宮頸炎的發病時間較長,治療也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而且初期往往沒有什么明顯的癥狀,只有在婦科檢查或體檢時才易被發現。宮頸炎患者在進行婦科檢查時臨床表現很多,常常表現為白帶增多、下腹疼痛、尿頻、排尿困難、月經不調、痛經等,建議不好長期服用消炎藥,會造成耐藥性和菌群失調,造成更嚴重的炎癥感染,建議中西醫結合治療,不會形成耐藥性,治療效果更好,中成藥建議:婦科千金片(膠囊),一般來講服用3—4療程,病情較輕者2—3療程,14天1療程。注意經期、流產期及產褥期衛生,經期、產后應嚴禁性交、盆浴,避免致病菌乘虛而入。平時應注意衛生,Ph4弱酸配方的女性護理液能保持外陰清潔,防止病原菌侵入。
2024-10-23 11:3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一般來說,宮頸炎患者宮頸分泌物會比以前明顯增多,并且質地粘稠,當精.子通過子宮頸時,炎癥環境會降低精子的活力,粘稠的分泌物同樣使得精子難以通過。炎癥細胞還會吞噬大量的精子,剩下的部分精子還要被細菌及其毒素破壞。如果還有大腸桿菌感染,還會使精子產生較強的凝集作用,使精子喪失活力。因此宮頸炎是影響懷孕的,是需要及時治療后再要孩子。宮頸炎的治療主要有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物理治療是目前應用很廣泛的一種治療方法,具有療程短、療效好的優點。適用于炎癥較嚴重和炎癥浸潤較深的病例,常用手段有電熨術、激光治療或冷凍療法,微波治療等。具體的治療是需要結合您宮頸炎的程度綜合分析
2024-10-23 11:3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目前宮頸炎的治療主要有以下三種方法: 1、藥物治療:對身體副作用小,不會產生后遺癥,目前治療的藥物中,中藥婦炎丸對宮頸炎的治療效果非常好,安全可靠,并且無副作用,治愈后也不會復發。 2、物理治療:在藥物治療無效的情況下,可以選擇物理治療,但物理治療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有很大的副作用,容易導致陰道壁神經不敏感,性生活無快感,而且容易導致不孕,因此未育女性不可采用此療法。 3、手術治療:藥物治療和物理治療均無效的情況下,可選擇是否采用行宮頸錐切術或全子宮切除術,不到萬不得已,不推薦使用手術治療。
2024-10-23 11:38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好,請不要過分擔心,患上慢性宮頸炎后,通常會出現的癥狀有白帶量增加。由于每位患者所感染的病原菌不同,炎癥的范圍以及程度不同,白帶的性狀就會出現一定的改變。藥物治療。適用于炎癥浸潤較淺、糜爛面積小的病人,要注意這個時候患者朋友在局部用25%硝酸銀等局部腐蝕,用藥前陰道宜灌洗,然后用干棉球擦干,并用棉球保護好正常的陰道黏膜。也可以使用中藥粉劑,但是月經期、孕期禁止使用,用藥后禁止性生活及盆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鍛煉身體,尤其是早上的時候,應該多出去呼吸新鮮空氣才有利于保持身體健康。
2024-10-23 11:38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子宮頸是子宮與陰道之間的一道“閘門”,借其頸口的關閉和頸管內黏液的栓塞作用,可作為防止病原體進入子宮腔的防線。但由于子宮頸管與陰道直接相通,子宮頸陰道段經常與陰道內潴留之分泌物相接觸,因此,有很多感染的機會。此外,子宮頸管內膜存在很多縱行皺襞,腺體分支呈葡萄串樣,便于病原體藏匿,一旦條件成熟,就容易生長繁殖,引發子宮頸炎。 子宮頸炎有急、慢性之分。慢性子宮頸炎是女性生殖器官炎癥中最常見的一種,發病率高約占已婚婦女的半數以上,而且與子宮頸癌的發生有一定關系。根據北京市普查報告,子宮頸無糜爛者有0.39%患子宮頸癌,而患子宮頸糜爛者卻有2.5%患子宮頸癌,說明積極治療慢性子宮頸炎,對保障婦女健康及防治宮頸癌有著重大的意義。 慢性子宮頸炎在局部可以有各種不同表現。 1.子宮頸糜爛:是慢性子宮頸炎病變過程中最多見的局部特征。宮頸表面呈紅色病損,依照炎癥程度宮頸糜爛可分為3種類型:單純型、顆粒型和乳頭型。臨床上常根據糜爛面積將其分成輕、中、重3度,凡糜爛面積小于子宮頸總面積1/3者為輕度(Ⅰ度)、占1/3~2/3者為中度(Ⅱ度),超過總面積2/3者為重度(Ⅲ度)。 2.子宮頸腺體囊腫及子宮頸肥大:子宮頸炎癥時,子宮頸腺體及周圍組織增生,當腺體的腺管被周圍的組織擠壓,腺口阻塞,腺體內的分泌物不能外流而滯留于內,致腺腔擴張,形成大小不等的囊形腫物,稱為“子宮頸腺潴留囊腫”,又稱“納氏囊腫”。小的有米粒大,大的有玉米粒大,呈青白色。由于慢性炎癥的長期刺激,宮頸組織反復發生充血、水腫、結締組織增生,致使子宮頸肥大,嚴重者可較正常子宮頸大1倍以上,即使治療痊愈,仍維持其已肥大的體積。 3.子宮頸息肉:是慢性子宮頸炎的另一種表現,常因慢性炎癥的長期刺激使宮頸局部黏膜增生,并且自基底部向宮頸外口突出而形成的。這種息肉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多個,大小一般如黃豆至蠶豆不等,色紅,表面光滑,舌形,質地軟而脆,觸之易出血。宮頸息肉通常由醫師檢查時發現,有時也可因出現陰道流血或同房后出血而發現。 慢性子宮頸炎可引起白帶增多,通常為黏稠的黏液或膿性黏液,有時分泌物中帶有血絲或少量血液,也可有接觸性出血。由于白帶刺激可引起外陰瘙癢,嚴重者可有下腹痛或腰骶部酸痛,每于月經期、排便或性生活時加重,少數患者有尿頻、月經不調、痛經、不孕等表現。 本病在婦科檢查時容易作出診斷。醫生通過陰道窺器看到宮頸有亮紅色細顆粒糜爛區及宮頸管分泌膿性黏液狀白帶即可確定。 積極治療,防癌變 宮頸糜爛常為慢性炎癥所引起,慢性炎癥可能會形成一種發生癌變的內在基礎,有利于致癌因子的入侵,導致宮頸上皮細胞轉化而發生宮頸癌。所以宮頸糜爛者必須與早期宮頸癌相鑒別。一般而言,醫生對宮頸質地較硬、脆,檢查時極易出血者會提高警惕,會進一步作宮頸刮片找癌細胞,必要時作宮頸活檢切片,甚至在陰道鏡下作活檢,以排除癌的可能性。 為了防癌,應定期作婦科普查,凡發現宮頸糜爛較嚴重者,應及時徹底治療。在排除惡性病變及控制感染后以局部治療為主。治療方法大致可分為藥物治療和物理治療兩類。現市售的藥物種類繁多,如奧平、治糜靈、愛寶療、康婦特等栓劑,都有一定的療效,患者可按藥物說明使用。物理療法是目前治療宮頸糜爛療效較好、療程最短的方法,適用于糜爛面較大和炎癥浸潤較深的病例,一般只需治療1次即可治愈。物理療法包括電凝法、冷凍療法、激光療法、微波療法、紅外線凝結療法,各有優缺點。物理療法的時間應在月經干凈后3~7天內進行,有急性生殖器炎癥時禁用。物理療法術后分泌物明顯增多,呈黃水樣,術后1~2周脫痂,也可能帶有血性。故應保持外陰清潔,在創面尚未完全愈合之前(術后4~8周)應避免盆浴、性交及陰道沖洗。術后還要定期復查,觀察創面愈合情況,直到痊愈。宮頸息肉患者,在宮頸刮片排除宮頸癌后,在月經干凈3~7天作息肉摘除術,摘下的息肉必須送去做病理切片檢查,因為息肉偶可發生惡性病變或與癌癥并存。 慢性宮頸炎婦女懷孕后,白帶增多,糜爛面積可擴大,息肉亦可增長。由于妊娠期宮頸的鱗狀上皮細胞增生活躍,腺上皮增殖,無論細胞涂片或組織切片,都可能與早期宮頸癌相混淆,分娩后即消失,故在妊娠期診斷宮頸原位癌(一種最早期的宮頸癌)必須十分慎重。妊娠期糜爛的宮頸高度充血,極易引起陰道出血,故易誤診為先兆流產,分娩時易發生宮頸裂傷。重度糜爛者,產褥期發生產褥感染機會亦增多,應予以注意。妊娠期的宮頸炎,除癥狀嚴重者外,一般均在產后經過一段時間觀察后再作處理,必須治療者,基本方法同非孕期。
2024-10-23 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