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頭壞死檢查方法是?
股骨頭壞死做什么檢查,股骨頭壞死給我了一個沉重的打擊,本身我對此病就不了解,哎,真是越怕什么就越來什么?股骨頭壞死如何防寒防潮避免加重病情?股骨頭壞死檢查方法是?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代紹武 副主任醫師
九江泌尿科醫院
風濕免疫科
-
一定要對股骨頭壞死的診斷依據有一個明確的了解,具體介紹如下: 一、股骨頭壞死的癥狀:股骨頭壞死患者髖部出現疼痛現象,會牽涉至腹股溝、大腿內側,膝前處,活動后疼痛加劇,活動受到限制,跛行,下肢無力等,這就是一種股骨頭壞死診斷依據。 二、股骨頭壞死患者的體征表現:腹股溝的中點有壓痛感,髖關節的活動受到嚴重的限制,尤其是外展和內旋。在4”字征檢驗中顯示為陽性,患肢縮短,肌萎縮發生。 三、X線平片:在X線片中會看到骨質疏松,骨密度不均勻,有囊性的改變,關節面塌陷不平,關節間的縫隙變窄,也會伴有病理的骨折或者是半脫位。X線片可以確定病變的范圍,排除骨的其他病變 ,具有簡單、方便、經濟和應用范圍廣泛等優點,仍作為股骨頭壞死的檢查里的基本方法。 四、磁共振成像(MRI):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組織學變化過程可由MRI很好的反映出來,MRI可在發生骨壞死后3—5天發現骨壞死灶,是國際上公認的早期診斷股骨頭缺血壞死的“金標準”,準確率可 達99%。MRI的優點是在X線片和CT片發現異常前作出診斷。 五、CT:這就是一種股骨頭壞死診斷依據,在CT中會顯示出有局限性的囊性改變,星狀征會消失,股骨頭碎裂變形,關節間隙狹窄。它發現股骨頭壞死灶的時間較MRI晚,在股骨頭壞死的早期CT片可 表現為正常。CT掃描對判斷股骨頭內骨質改變優于MRI,對明確股骨頭壞死診斷后進行塌陷的預測有重要意義。 六、骨內壓測定:在這項檢查中可以清楚的知道股骨頭內正常的基礎壓力是低于4KPa,加強試驗應低于5.3KPa,股骨頭壞死時骨內壓會升高,這也是一種股骨頭壞死診斷依據。
2016-11-21 17:3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實習醫生
九江泌尿科醫院
全科
-
借助股骨頭壞死醫學影像檢查: 1、CT檢查:CT成像對軟組織有較高分辨率,能顯示不同軟組織及骨密度不同的圖像,還能觀察到死骨周圍的反應性增生及關節囊的概況等。并且可以從立體形態上對病灶進行定位。 2、MRI檢查:MRI檢查對股骨頭壞死的診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因MRI具有清楚的軟組織分辨能力,反映病變區域的組織學方面的變化具有獨特的優越性,其與同位素相比更為敏感,且其能進 行軸位、矢狀位、冠狀位多平面掃描,使其成為目前診斷早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最敏感而準確的方法。 3、X線檢查:由于X線的精確性和客觀性,因此它是股骨頭壞死診斷,分期的主要手段和依據。臨床上根據發病時間長短和骨質改變輕重不同可將其X線表現分為早、中、晚三期。
2016-11-21 17:3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助理醫生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1、詳細詢問病史: 疼痛發生時間、性質、程度、部位等。有無外傷史、服用激素史、飲酒史等,并了解過去史、職業史、嗜好史及家族史。 還應該注意的是:兒童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者;骨質疏松患者;長期大量飲酒的人士;有過髖部附近骨折(髖臼骨折、股骨頭頸骨折)、脫位、扭傷等外傷史的人;長期為治療疾病使用強的松、地塞米 松等激素類藥物的人群。如有以上病史的人容易引發股骨頭壞死,應高度注意。 2、體格檢查和癥狀: 觀察患者的步態,檢查髖關節運動的范圍,雙下肢長度和周徑的測量,髖關節局部的壓痛,做雙下肢的"4"字試驗,托馬氏征、艾利斯征和叩擊試驗。 股骨頭壞死有腹股溝、大腿前內側、膝等部位疼痛,或是麻木感,這些癥狀多為股骨頭壞死早期癥狀;當感覺疼痛明顯,有輕微跛行和髖關節受限,患者的股骨頭壞死病情多停留在中期;病情到了晚 期,患者跛行嚴重,甚至無法行走。疼痛、跛行、髖關節功能障礙等癥狀出現后,應及時入院檢查。 3、輔助檢查: 主要依靠X線片,因為它方便、經濟,一般醫院即可拍攝,拍攝髖部醫學影像片,最好為雙髖部位正式位和蛙式位的影像片。患者拍X線片可能會有骨質疏松、骨密度不均勻、囊樣變、塌陷、變形、 或是關節間隙狹窄等癥狀。但X線片成像比較粗糙,股骨頭壞死早期的癥狀在片上顯現的不明顯,容易誤診,還可采用CT、MRI等檢查,可詳細的看到股骨頭上的毛糙、局限性的囊變等,都為股骨頭壞死 的癥狀。
2016-11-21 17: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