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孩子厭食可能由多種因素導致,如不良飲食習慣、缺乏微量元素、消化功能紊亂、疾病影響、心理因素等。 1.不良飲食習慣:孩子經常吃零食、飲料,就餐時間不規律,會影響正常食欲。家長應控制零食攝入,規律就餐時間。 2.缺乏微量元素:鋅、鐵等微量元素缺乏可能引起厭食??赏ㄟ^飲食補充,如多吃瘦肉、蛋類、堅果等富含鋅、鐵的食物,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葡萄糖酸鋅口服液、硫酸亞鐵片等。 3.消化功能紊亂:孩子腸胃蠕動慢,消化不良,容易厭食。可適當按摩腹部,促進腸胃蠕動,也可遵醫囑服用健胃消食片、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等。 4.疾病影響:如感冒、腸胃炎等疾病,身體不適會導致食欲下降。需先治療原發疾病,待病情好轉,食欲通常會恢復。 5.心理因素:學習壓力大、家庭氛圍緊張等可能影響孩子心情,導致厭食。家長要關注孩子心理狀態,營造輕松愉快的家庭環境。 孩子厭食需要家長細心觀察,找出原因,采取相應措施。如果情況嚴重或持續不改善,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兒科就診,查明原因,對癥治療。
2024-10-17 13:2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常聽到不少家長對醫生這樣敘述:“我的孩子什么東西都不想吃,喂飯很困難”;也有的說“孩子吃飯時就喊肚子疼,不肯吃飯”.大部分家長是耐心地千方百計地哄著騙著喂完一碗飯;有的則是高壓政策,硬逼著進食.目前厭食的兒童數量不少,長期以來家長對孩子厭食傷透了腦筋,厭食僅僅是一種表現,為什么會引起厭食呢?原因之一往往在于缺乏鋅元素,因為缺鋅能導致味覺減退,食欲降低,形成厭食,偏食,飲食中鋅攝取不足,加重缺鋅,并形成惡性循環.缺鋅還會引起多種疾病的發生,如最常見的免疫功能減退,反復上呼吸道感染;復發性口腔潰瘍;長期或反復腹瀉等.人工喂養,低出生體重嬰兒,早期斷母乳嬰兒,營養不良,虛弱,消瘦,盜汗,原因不明的嬰兒吵鬧,兒童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不穩定,忽高忽低;頭發稀黃無光澤易脫落,生長遲緩,身材矮小.諸如此類都是與鋅元素缺乏有關,因此孩子有以上癥狀和表現,做家長的就應該考慮是不是自己的孩子有缺鋅,或許盡早帶孩子到醫院作有關檢查,在醫生的指導下給孩子補充鋅元素和其他微量元素.缺鋅會影響兒童各器官的發育,包括大腦的發育,骨骼和肌肉的生長.良好的食欲是小兒健康的標志之一,湖北省中醫院兒科的劉昌玉教授介紹,若孩子出現嚴重食欲減退或厭食常常提示有潛在的疾病,需要帶孩子到醫院看醫生了.劉教授介紹,引起孩子食欲低下,厭食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有:不良的飲食習慣,如家長缺乏喂養知識,盲目喂以糖類,煎炸,肥膩的食物,小兒生活無規律,饑飽無度等均可造成脾胃損傷從而導致厭食;感染了寄生蟲,若蟲體繁殖過多,也可傷害脾胃引起厭食;小兒患病時,炎熱的氣候以及情緒變化,均可導致消化功能紊亂,造成孩子食欲低下.從中醫來說,中醫將厭食小兒分為脾胃不和,脾胃氣虛,胃陰不足3型,治療上以運脾和胃,健脾益氣,益胃養陰為原則,分別用調脾散,參苓白術散,養胃增液湯等進行治療,還可選用醒脾養胃顆粒,沙棘顆粒,健脾消積口服液等中成藥治療.中藥的副作用較小,是調養孩子脾胃的理想選擇.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中醫強調“不治已病治未病”,因此,劉教授認為,小兒厭食癥的預防尤為重要,日常生活中要多做一些易于消化,營養全面的飯菜,在飲食結構上,做到葷素搭配,米面搭配,顏色搭配;食譜應經常變化,不斷地變換口味,可使孩子有新鮮感,食欲也會增加;不要長期食用肥甘油膩的食品;科學控制孩子食用甜食,飲料,零食的次數和數量;另外培養小孩養成定時,定量,不偏食的飲食習慣,不要讓孩子邊吃邊玩.此外孩子只有在饑餓時才有好食欲,因此家長不必強迫小孩進食,更不應動不動就打罵孩子,以免引起逆反心理,加劇孩子的厭食情緒.孩子厭食,可能是一種“抗議父母”的心理所造成;少女厭食,則可能是一種“自我強迫”的心理病.當父母發現孩子有點肥胖時,也千萬不要過敏,以免加深孩子心理上不必要的壓力.
2024-10-17 13:2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厭食是每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的問題,但是不少家長卻頻出錯招,要么加壓,要么妥協,或討價還價給予物質獎勵,結果收效甚微,其實,家長應超脫、理智一點,巧妙應對厭食兒童。孩子厭食往往始于生病之后,由于食欲尚末恢復,性急的父母猛催孩子進食,希望將生病時沒吃的東西補回來。其實,正是家長的焦慮、催逼讓孩子缺少食欲。不少年輕的父母在孩子不愿吃飯時,就吹胡子、瞪眼睛,把菜飯在孩子面前一放,兇神惡煞般地命令孩子必須在一定時間內吃完,否則休想吃別的東西,然后像監工一樣守在旁邊,結果造成二種不愉快的情況,一種是孩子說什么也不愿吃飯,另一種是孩子含著淚水、委屈咽下飯菜。其實,有一點家長忽視了,在吃鈑方面的“斗爭”中,孩子比家長更富有持久性。要消除兒童厭食這一不良習慣,家長應巧妙進行表揚或批評,不要覺得孩子吃得好就表揚,吃得少就批評。千萬別以為孩子怕你而強迫孩子進食,家長應明白只有當孩子有食欲時才肯吃東西。愉快的就餐環境有助于培養孩子食欲和良好的進餐速度。不斷地變換飯菜品種,調整烹調口味,可調動孩子胃口,不宜對孩子大聲訓斥或打罵,也不要聽之任之。糾正兒童厭食,家長應有充分的思想準備,要經過一個過程,有計劃地分步實施。家長應弄清孩子厭食的原因,若確實是食欲不佳,應通過變換口味鼓勵孩子適當進食,經過一、二頓調整后,孩子的胃口會逐漸恢復;若是孩子習慣問題,家長更應有足夠的耐心去糾正,就餐時不宜過分催促,更不能責罵,否則讓孩子心情不佳更不想吃飯,家長應溫和地告訴孩子培養好習慣的重要性,以身作則,讓孩子在就餐過程中逐步培養出良好的習慣。切忌與孩子討價還價,不要以送禮物等形式作為交換條件,否則會引起更難糾正的新問題??傊?,只要孩子不是神經性厭食等疾病問題,家長對兒童厭食不宜過分關注,應將關心化作無言的行動,耐心、友好地做到:給孩子機會,但不要留有余地。讓孩子明白吃飯就是吃飯,沒有附加條件,相信在家長營造的愉快的氛圍中,讓你煩惱的小家伙會很快變成讓你驚喜萬分的“小老虎”,這才是一個合格家長的成功之舉。
2024-10-17 13:2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應正確診斷病因和治療原發病.對癥治療應著重恢復小兒的消化功能.主要用中醫療法,針灸療法,捏脊療法.在此同時注意改善飲食內容和習慣,建立良好的生活制度并糾正家長對小兒飲食的不正確態度.必要時可給硫酸鋅10mg,放糖漿內飼嬰,每日1~2次.如檢查血鋅低下,可用硫酸鋅2~3mg/kg×d,療程1~3個月.鋅能使味蕾細胞迅速再生,改善味蕾的敏銳度,又能提高消化功能,對缺鋅的患兒有效率高達90%以上. 中醫療法中醫稱厭食為納呆,主因脾胃功能失調.由于脾胃素虛,或喂養不當,飲食不節,傷及脾胃所致.臨床分為虛,實兩證:偏實證者治以消導為主;偏虛證者治以調補為主,并結合臨床隨癥加減. 實證因停食停乳引起脾胃失調,食欲減退,惡心嘔吐,手足心熱,睡眠不安,腹脹或腹瀉.舌苔黃白膩,脈滑數.治以消食化滯化,常用保和丸方加減. 處方舉例一:藿香9g,胡連3g,陳皮6g,建曲9g,焦山查9g,茯苓9g,雞內金9g 處方舉例二:山藥9g,川明參9g,雞內金9g,苡仁9g,稻芽9g,麥芽9g. 虛證體質虛弱或久病元氣耗傷,致使脾胃消化無力,食欲不振,面黃肌瘦,精神倦怠,乏力,或大便溏稀.唇舌較淡,舌無苔或少苔,脈細弱無力.治以健脾益胃法.常用理中湯加減. 處方舉例一:黨參9g,白術9g;茯苓9g,草蔻3g,干姜3g,生谷,麥芽各9g. 處方舉例二:黨參9g,茯苓9g,焦術3g,甘草3g,焦查6g,川樸3g,生麥芽9g. 加味法以上二證均可隨證選加下列藥物:①潮熱加骨皮9g,白薇9g;②腹瀉加山藥9g,蓮肉9g;久瀉加赤石脂9g,訶子6g;③消瘦不思食加啟脾丸繼服;④氣逆加砂仁3g,千年健9g;⑤虛甚加黃精9g;⑥腹脹加萊菔子3g;⑦厭食頑固者加丁香1.5g;⑧嬰幼兒停食停乳或便秘加一捻金,每次0.3~0.6g,日2~3次.⑨出汗多者加生牡蠣15g,浮小麥9g. 針灸療法可灸足三里,合谷,中脘,梁門穴.
2024-10-17 13:2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孩子厭食就是吃飯不香、不愛吃飯、吃飯時間長之類的,有缺鋅的影響的,盡量合理搭配一下食物,喜歡吃的和營養的一起搭配,最好可以吃點育辛特伊分子的蛋白鋅的,沒有刺激,改善孩子不吃飯的情況的,很安全。平時多曬日光也好的。
2024-10-17 13:26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小孩厭食與教養有關目前小孩厭食除了疾病原因外,更常見的是不良飲食習慣造成的,它與教養不當有密切關系.食欲與神經精神狀態密切相關.不少獨生子女家長擔心孩子營養不夠,采用哄,騙,罵,甚至打等方式強迫小兒進食,引起小兒產生反抗情緒和厭食的心理.還有吃飯不定時定量,吃零食過度,都會擾亂消化吸收的規律.有一些孩子很偏食,不愛吃肉,魚,蛋等葷菜,以素食為主,這會引起人體一些必要的營養物質缺乏,如保持正常味覺的鋅元素,它在一般植物類食物中含量很少,且不易被人體吸收.體內鋅減低,就會吃食乏味,食欲不振.二是太多的蛋白質飲食也會使孩子食欲減退.因為一下子攝入太多高蛋白物質,使小兒嬌嫩的胃腸承受不了.三是果糖,巧克力等甜食吃多了,對食欲也有影響,尤其在吃飯前吃甜食,容易引起血糖升高,中樞神經抑制,人就不想吃東西了.四是小孩不愛吃蔬菜食品,極易導致小孩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導致生長發育不好.為讓孩子食欲正常,健康成長,建議家長們注意以下幾個方面: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吃飯定時定量,不吃零食,不偏食,合理安排膳食,多安排蔬菜食品,注意營養平衡,營造舒適的就餐環境,讓孩子適當參加些體育活動,增加熱量消耗,以促進食欲.小孩厭食的幾種原因1,零食過多.有些家長經常買糖果,甜點心,巧克力,花生,水果等,給孩子隨便拿著吃,孩子小嘴整日閑不住,到吃飯的時候當然就吃不下去了.長此下去,還會引起小孩消化吸收功能紊亂,發展為小兒疳疾病.2,食不定時.有的父母見孩子哭就喂奶或喂飯,進食沒有一定的規律;也有的父母在嬰幼兒吃奶,喂飯時逗孩子玩,致使孩子不能集中精神吃奶,吃飯;大一點的孩子邊吃飯邊看電視或看小人書,隨便吃幾口就急于到鄰居家或外面玩,時間久了就會影響消化液的正常分泌,造成食欲不振.3,飲食無度.有些年輕父母生怕自己的孩子吃不飽,長不胖,于是不惜一切代價,給孩子吃大量的高蛋白,高糖飲食滋補品,頓頓魚,肉,喝各種含糖飲料,傷及孩子嬌嫩的胃腸,使胃腸不能正常消化,吸收,久而久之,食欲必然下降,引起厭食.4,精神因素的影響.有的父母在吃飯的時候,當著孩子的面經常爭吵;有的在吃飯時,批評孩子的過錯,對孩子的精神刺激很大;也有的父母對孩子要求不一致,一個嚴,一個偏愛,在這種情況下,孩子也會發生厭食.家長寵出來的小兒神經性厭食兒童厭食可由軀體疾病和精神因素引起.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厭食稱神經性厭食,在幼兒中頗為多見,小兒進食習慣不好,不僅影響營養的攝取,而且易患不少疾病,小兒神經性厭食就是其中之一.不良的飲食習慣會逐漸降低小兒食物中樞的興奮性,引起小兒神經性厭食.一,造成小兒神經性厭食常見的原因有:1,常讓孩子獨自一人先吃,不與家人一起進食,沒有飲食氣氛.2,孩子進食時,父母或其他人過分緊張地注視,造成小兒精神緊張.3,用種種許諾誘惑小兒進食或者用玩具逗哄小兒進食,降低進食興趣.4,孩子進食時注意力分散,邊吃邊看電視或畫冊,抑制消化液的分泌,影響消化功能.5,孩子拒食時,家長強迫其進食,造成孩子沒有正常饑餓感,不能引起食欲.6,過量給孩子吃自認為高營養的食物,不注意變換食品花樣,忽視了食物的多樣性,造成飲食結構不合理,營養素不均衡.7,讓孩子亂吃零食,特別是在飯前讓孩子吃冰激淋,巧克力等零食,因為高蛋白,高糖的濃縮食品可使食欲下降.8,有的父母生怕孩子撒了飯菜弄臟了衣服和居室,不讓孩子自己進食,使孩子缺乏吃飯的興趣.9,父母在喂孩子吃飯時,催著孩子快吃,多吃,孩子稍有怠慢就發脾氣,或用威脅的口吻及方式強迫喂養,使孩子十分反感.10,進食時父母嘮叨不休,數落孩子的錯誤,造成氣氛緊張和不愉快,抑制孩子的食欲.11,有些家長對孩子的自由過于限制,強迫孩子學畫圖,彈鋼琴,背唐詩等,學得不好還要大聲斥責,從而造成孩子情緒低落而食之無味.二,神經性厭食的心理治療主要是消除上述各種不良因素,幫助兒童建立進食時的愉快情緒,促進胃腸道腺體的分泌功能和消化功能,增加食欲.具體方法如下:1,通過解釋疏導孩子不良的心理因素,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孩子在自行進食時,父母不要訓斥孩子或包辦代替,更不要采用強制手段讓小兒進食,不讓小孩子邊吃邊玩邊看畫冊,也不應給小孩子多吃零食.2,培養孩子進食興趣,盡量提供孩子愛吃的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對年幼兒童,可在大人協助下盡量讓孩子自己進食,增加進食興趣,促進食欲.還可安排孩子與年齡相仿的小朋友共同進食,并在進餐時給予適當的鼓勵和表揚.3,進食前半小時不讓孩子做劇烈活動或聽緊張的故事,讓孩子集中精神進食.4,當孩子不愿進食時,家長不必強迫進食,等孩子饑餓而有食欲時再進食.5,對孩子進行鼓勵和獎賞.家長可記錄孩子每天的食物攝入量,這樣能清楚地反映孩子進食情況,當孩子飯量增加,則給予獎賞:如帶孩子郊游,看電視,講故事等.兒童厭食的糾正方法不少家長為孩子不好好吃飯而著急,而孩子也為大人逼著他吃飯而厭煩.這樣一來,吃飯問題成了年輕的父母傷透腦筋的一大問題.什么原因使這些孩子不愿吃飯呢?其實,真正由于局部或全身疾病而影響消化功能,使食欲下降造成厭食的幼兒實屬少數,而大多數幼兒是由于喂養不當和不良的飲食習慣引起的.那怎么辦呢?就是要把已經顛倒了的飲食習慣重新糾正過來,養成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具體說有下列幾條:一是不要把零食當“主食”:已經這樣做的,要糾正過來.二是花樣翻新,誘導食欲:給兒童吃的食物,要注意新鮮和品種多樣化,不僅僅蛋類,肉類,還應有各種蔬菜瓜果,實踐證明,飯菜多樣化,藝術化,色香味俱全,是刺激兒童食欲的好方法.三是要順其自然:對已經有厭食習慣的孩子,遇到他不肯吃飯時,不要大驚小怪,而要不動聲色地把食物拿開,孩子少吃一點或不吃一餐,是沒有什么問題的,這時仍要注意不隨便給零食吃,孩子餓了,下餐飯自然會吃得好了,切不可再搞強迫或哄騙了.四是飯前要保持愉快的情緒:愉快的情緒有助消化液的分泌,從而增進食欲.可在飯前給孩子看些有趣的畫報,聽些音樂,講些笑話或者邀請其他孩子一同進餐,千萬不要邊吃飯,邊訓斥孩子,這會影響孩子的食欲.五是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不要隨便給孩子吃零食,數量和次數應予以限制.尤其飯前兩小時內,一定不能給零食吃.吃飯也要定時,孩子每餐吃的量要大致固定下來,避免養成有時多吃,有時少吃或不吃的不良習慣.兒童需要哪些營養一個能做到平衡膳食的人,是不需要額外補充某種單一營養素的.否則,反而會打亂體內各種營養素的平衡狀態.兒童的生長發育很快,如果營養供應不足,或者營養素不均衡,會使腦神經細胞營養不良造成智力障礙.人體需要的營養有:⑴,水:水是維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質,能幫助代謝,調節體溫,構成全身組織,并對各種食物的吸收和排泄有攜帶作用.水每日需要攝入量為每公斤體重25—35毫升.⑵,蛋白質:蛋白質是生命的基礎,是構成人體細胞的主要成分.如蛋白質攝入不足,會造成兒童發育緩慢,抗病力減弱,體重減輕,容易疲勞,貧血,發生營養不良性水腫,甚至影響大腦的發育造成智力低下.蛋白質攝入過量,會影響消化功能引起消化不良,從而導致高營養性營養不良,出現小兒厭食癥,小兒疳疾或佝僂病等.蛋白質每日攝入量標準為:按公斤體重乘以需要量系數,1—3歲為1.80;4—6歲為1.49;7—10歲為1.21(換算的蛋白質用量單位為克).瘦肉,雞,魚,牛奶,花生,豆類等食物中含有較高的蛋白質.在攝入蛋白質時,最好是動物蛋白與植物蛋白同時食用,以增強不同類型蛋白質的互補作用,對人體的營養價值會更高.⑶,脂肪:脂肪主要用來變成生長發育的“能量”,兒童生長發育快,一般每天每千克體重需要2—4克脂肪.在乳類,蛋黃和肥肉中含有大量脂肪.脂肪攝入不足會導致小兒體質瘦弱,發育不好.過量則易至肥胖癥發生.⑷,碳水化合物:人體80%的熱量來自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還有能保證蛋白質不被過多分解的作用.兒童每天每千克體重需要10—20克碳水化合物.食物來源于谷類,豆類,薯類和食糖中.⑸,維生素:維生素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所必需的有機物質,缺少維生素可引起許多疾病.在蔬菜,水果,魚肝油,牛奶,動物內臟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維生素攝入應以蔬菜為主.⑹,微量元素:只要按照上述營養素參考標準,給予了均衡的膳食;微量元素攝入量基本能滿足小孩生長發育的需要,不用特殊補給微量元素的.
2024-10-18 03: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