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放射性口炎是一種由放射線照射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癥,常見于頭頸部腫瘤放療患者。其癥狀包括口腔黏膜紅腫、潰瘍、疼痛、口干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致病因素有放射線損傷、免疫功能下降、口腔菌群失調、口腔衛生不良、營養缺乏等。 1.放射線損傷:放射線直接破壞口腔黏膜細胞,導致細胞死亡和炎癥反應。 2.免疫功能下降:放療使機體免疫功能減弱,易受病原體侵襲,引發炎癥。 3.口腔菌群失調:正常菌群平衡被打破,有害菌增多,誘發炎癥。 4.口腔衛生不良:食物殘渣、細菌滋生,加重炎癥。 5.營養缺乏:如維生素、蛋白質等不足,影響黏膜修復,延緩恢復。 放射性口炎需要及時治療和護理。患者應保持口腔清潔,均衡飲食,補充營養。治療方法包括局部用藥(如康復新液、西瓜霜噴劑)、全身用藥(如維生素 B12、甲鈷胺)等。同時,要定期復查,以便調整治療方案。如癥狀嚴重,應及時就醫,在正規醫院接受專業治療。
2024-10-17 11:53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放射性口炎? 放射性口炎又稱放射性黏膜炎,是因放射線電離輻射引起的口腔黏膜損傷,可發生潰瘍和黏膜炎,根據病情和病程不同,可分為急性損害和慢性損害。大劑量或長期放射線接觸后出現黏膜充血、水腫、腺唾液體萎縮、口干等癥狀,并伴有頭昏、失眠、疲倦等癥狀。臨床以對癥治療為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