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孫偉 主治醫師
六安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外科
-
您好,霍奇金淋巴瘤應與下列疾病相鑒別:胸腺瘤 惡性淋巴瘤中青年病人幾乎占一半,而胸腺腫瘤一般均在40歲以上。小于40歲的胸腺瘤非常少見。胸腺瘤位于前上縱隔,而霍奇金淋巴瘤也常見于前縱隔,部位不是特異性的診斷依據。主要是以臨床表現為依據。胸腺瘤有局部和全身重癥肌無力,紅細胞發育不良及低丙種球蛋白血癥等臨床特異性表現。胸腺瘤很少出現體表腫大的淋巴結,而惡性淋巴瘤經常出現體表不同部位的腫大淋巴結。惡性淋巴瘤大多表現為前中縱隔多發的腫大淋巴結和融合成團塊的腫大淋巴結,CT增強掃描多為不均勻強化,其中有結節樣明顯強化區。胸腺瘤多表現為縱隔區密度均勻的腫塊,有些伴低密度囊變和壞死區,增強掃描胸腺瘤一般表現為均勻強化。有報道惡性淋巴瘤強化值多超過30HU以上,而胸腺瘤多低于30HU。胸腺瘤鈣化率為25%左右,惡性淋巴瘤的鈣化絕大多數是放療后出現的,原發腫瘤的鈣化是非常少見的,未經治療的腫瘤內鈣化幾乎均是胸腺瘤。胸腺瘤由直接侵襲的方式向鄰近組織生長,侵犯縱隔間隙,甚至可沿人體的生理孔道和間隙侵入腹部和頸部,胸腺瘤還可類似胸腔間皮瘤一樣沿胸膜、心包生長,很少穿透胸膜侵犯肺組織和胸壁結構,而惡性淋巴瘤則以浸潤性生長,侵犯周圍組織及結構,可向全身轉移,出現不同部位腫大的淋巴結。胸內巨大淋巴結增生 是一種罕見的,病變局限于腫大的淋巴結的原因不明的良性病變,又稱為Castleman病、縱隔淋巴結樣錯構或血管濾泡樣淋巴結增生。本病可沿淋巴鏈發生于任何部位,但70%見于縱隔,其次為肺門區肺血管水平。發病年齡為50~70歲。根據胸內巨大淋巴結增生的組織學表現分為3型:透明血管型;漿細胞型;混合型。本病一度被認為是異位胸腺增生和胸腺瘤,目前這種看法被否定。病人多為40~50歲的青壯年,發病無性別差異。本病無侵襲性,亦不發生遠處轉移。90%的病人無癥狀,在常規體檢和出現胸內器官結構的壓迫癥狀后,經胸部X線發現。有部分病人伴有貧血、乏力、關節疼痛、盜汗和低熱等全身癥狀。手術切除病變后癥狀消失。X線檢查胸內巨大淋巴結增生可發生于縱隔的任一區域以及肺門和肺實質內。腫塊可位于胸腔中線的一側或兩側,X線表現無特異性。CT掃描和主動脈造影有一定的診斷價值。血管造影可顯示腫塊的滋養血管和發生部位。其滋養動脈顯示較為清晰,但引流靜脈顯影不清楚。治療以外科治療為主并發癥很少,療效滿意,術后不易復發。中央型肺癌 病人一般年齡較大,可有長期吸煙史,無任何誘因出現咳嗽、咯血和痰血,同時伴有胸痛、胸悶、氣急等臨床癥狀。放射學影像發現肺門及縱隔有占位性病變。肺門腫塊被認為是中央型肺癌最直接、最主要的影像學表現。肺門腫塊表現為結節狀,邊緣不規則,也可有分葉表現,同時尚可見阻塞性肺炎,肺不張。有些惡性程度高的肺癌腫瘤可迅速侵入支氣管壁伴肺門淋巴結轉移,在受累支氣管明顯狹窄之前往往有明顯占位。
2016-12-18 1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