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何興祥 主任醫師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慢性胃腸炎是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可能由感染、免疫、飲食、精神、腸道菌群失調等因素引起。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飲食調整、心理調節等。身體不適時,應盡快尋求專業醫療意見,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莫自行開處方。
2017-01-02 21:52
1.感染因素:細菌、病毒、寄生蟲等感染可引發。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抗病毒藥物如阿昔洛韋、抗寄生蟲藥如阿苯達唑等,具體用藥應根據感染類型而定。
2.免疫因素:自身免疫異常導致。可使用免疫調節劑,如硫唑嘌呤等,但需密切監測不良反應。
3.飲食因素:長期不良飲食習慣所致。要規律飲食,避免辛辣、油膩、生冷食物,多吃易消化、富含營養的食物。
4.精神因素:壓力大、焦慮等影響。應注意放松心情,必要時進行心理疏導。
5.腸道菌群失調:菌群失衡引發炎癥。可補充益生菌,如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等。
慢性胃腸炎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患者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并注意調整生活方式。同時,要遵醫囑定期復查,以評估治療效果和調整治療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