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雷興 副主任醫師
韶關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皮膚科
-
皮膚上出現的勒痕通常由衣物過緊壓迫血管引起,表現為紅色或紫色線條狀痕跡,一般無須特殊處理,短時間內可自行消退。若伴有瘙癢、紅腫等過敏癥狀,可能是接觸性皮炎或蕁麻疹,需警惕是否對穿戴物品材質或洗滌用品過敏,必要時就醫評估。若癥狀輕微,可嘗試使用抗組胺藥物緩解,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但應遵醫囑使用。如果身體不適,請盡快尋求醫療幫助,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莫自行用藥。
2017-03-03 21:56
1.勒痕:由衣物或飾品壓迫皮膚,阻礙局部血液循環所致,特征為與壓迫物形狀相似的痕跡,通常無痛感,顏色隨時間逐漸變淡直至消失。
2.接觸性皮炎:因皮膚直接接觸過敏原引發的炎癥反應,常見過敏原包括金屬扣、染料、洗滌劑等,表現為紅斑、瘙癢、水皰等癥狀。
3.蕁麻疹: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特征為突然出現的紅色或膚色風團,伴隨劇烈瘙癢,可能由食物、藥物、環境因素觸發。
4.抗組胺藥物:用于緩解過敏反應引起的癥狀,如瘙癢、紅腫,常用藥物包括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但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以避免不良反應。
5.就醫評估:若皮膚反應持續存在或伴有嚴重癥狀,如呼吸困難、面部腫脹等,應立即就醫,以排除嚴重過敏反應或其他潛在疾病。
皮膚上的勒痕或過敏反應需依據癥狀輕重采取相應措施,輕微情況可自我觀察,嚴重時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指導合理用藥,同時注意避免已知過敏原接觸,保持皮膚清潔干燥,預防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