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白化病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其發病機制主要與基因突變有關,而基因突變常涉及染色體異常。具體包括基因缺失、突變、遺傳方式等。白化病患者體內黑色素生成存在障礙,導致皮膚、毛發和眼睛顏色異常。 1. 基因缺失:部分白化病患者存在特定基因片段的缺失,影響了黑色素合成相關酶的正常表達。 2. 基因突變:基因突變可導致編碼黑色素合成酶的基因發生改變,使其功能喪失或減弱。 3. 遺傳方式:白化病多數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少數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4. 黑色素合成障礙:由于基因異常,黑色素細胞無法正常合成黑色素,進而引起癥狀。 5. 癥狀表現:患者皮膚呈白色或粉紅色,毛發白色,眼睛虹膜色素缺乏,畏光等。 總之,白化病的發生主要源于染色體上基因的異常,目前尚無根治方法,但通過防護措施可減輕癥狀和并發癥。患者應注意防曬,避免眼部損傷。
2024-10-20 14:52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染色體異常? 染色體是組成細胞核的基本物質,是基因的載體。染色體異常(chromosome abnormalities)也稱染色體發育不全(chromosome dysgenesis)。美籍華人蔣有興(1956)查明人類染色體為46條,Caspersson等(1970)首次發表人類染色體顯帶照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