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何興祥 主任醫師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長期便秘可能會增加致癌風險,其原因主要有腸道毒素堆積、腸道菌群失衡、腸道黏膜損傷、糞便刺激以及炎癥反應等。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勿自己胡亂用藥。
2017-03-23 07:57
1.腸道毒素堆積:糞便在腸道停留時間過長,導致毒素被吸收,損害腸道細胞。
2.腸道菌群失衡:有益菌減少,有害菌增多,影響腸道正常功能,增加癌變幾率。
3.腸道黏膜損傷:干結的糞便可能刮傷腸道黏膜,長期反復損傷易引發惡變。
4.糞便刺激:長期積留的糞便持續刺激腸壁,誘發腸道細胞異常增生。
5.炎癥反應:便秘可引發腸道慢性炎癥,炎癥因子長期作用可能導致細胞癌變。
總之,長期便秘不容忽視,應通過調整飲食結構,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增加運動量,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等方式來改善。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如乳果糖口服液、聚乙二醇電解質散、開塞露等,但需遵醫囑。若便秘癥狀持續不緩解或伴有其他不適,應及時到正規醫院的消化內科就診。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