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博煒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創傷骨科
-
崴腳后出現腳腫和多處疼痛,可能是由于軟組織損傷、韌帶拉傷、骨折、關節脫位、炎癥反應等原因引起。身體不適時,應盡快尋求專業醫療意見,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莫自行開處方。
2017-04-26 23:35
1.軟組織損傷:崴腳時腳部的肌肉、筋膜等軟組織受到過度牽拉,導致微小的撕裂和出血,引起腫脹和疼痛。應立即休息,抬高患肢,冰敷受傷部位。
2.韌帶拉傷:韌帶在崴腳時受到過度拉伸或部分撕裂,引發疼痛和腫脹。可佩戴護具保護關節,避免進一步損傷。
3.骨折:嚴重的崴腳可能導致骨頭斷裂,疼痛劇烈,腫脹明顯。需要通過 X 光等檢查確診,可能需要石膏固定或手術治療。
4.關節脫位:關節面失去正常的對合關系,造成疼痛、腫脹和活動受限。需及時復位,并固定關節。
5.炎癥反應:受傷后局部組織會產生炎癥因子,加重疼痛和腫脹。可口服非甾體類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緩解癥狀。
6.血管和神經損傷:較少見,但也可能發生,會影響腳部的血液循環和感覺。需要專業評估和治療。
崴腳后要及時處理,避免加重損傷。如果疼痛和腫脹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盡快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詳細檢查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