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越芳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小孩排便不正常可能由多種因素導致,如飲食不當、缺乏運動、腸道疾病、心理因素、神經系統問題等。若情況持續,建議及時就醫。當身體出現異常時,應趕緊就醫,聽從醫生的指導進行診治,不宜擅自用藥。
2017-05-16 16:59
1.飲食因素:飲食結構不合理,膳食纖維攝入少,可多吃蔬菜、水果。
2.運動不足:運動量少,腸胃蠕動慢。增加活動量,如散步、玩耍。
3.腸道疾病:如結腸炎等,可能伴有腹痛、腹脹。
4.心理壓力:緊張、焦慮等情緒影響排便。
5.神經問題:大腦和神經傳導異常,需進一步檢查。
6.藥物治療: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開塞露、乳果糖等,但要遵醫囑。
家長要關注孩子的排便情況,調整生活習慣。若仍無改善,應盡快帶孩子到醫院就診,明確原因,對癥治療。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是指機體對直腸內液態和固態內容物以及氣體蓄控能力喪失,導致大便次數增多,常有腹瀉,輕者糞便排出污染內褲,重者頻頻腹瀉或排出軟便。可發生于兒童、成年和老年,且往往因腹瀉不止而去醫院就診。據調查7%的65歲以上老年人每周最少1次大便失禁,老年人在住院監護期間46%病人有大便失禁,常同時伴有尿失禁,大便失禁的婦女26%有泌尿婦科臨床問題。保持正常的大便需要多個因素的聯合相互作用,當一個或多個因子的破壞即可引起失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