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朱微微 主治醫師
安徽省立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敗血癥,又稱膿毒血癥,是一種嚴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發生在細菌侵入血液循環并產生毒素的情況下。這種疾病常見于免疫系統較弱的人群,表現為一系列危及生命的癥狀。當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指示進行診治,不宜自己隨意用藥。
2017-05-05 09:11
1. 病因:敗血癥通常由細菌引起,如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等,有時也可能是真菌或其他微生物。身體的創傷、手術、慢性疾病或免疫抑制狀態都可能增加患病風險。
2. 臨床表現:患者會出現高熱、寒戰、乏力、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皮膚可能出現瘀點或紅斑,肝脾可能腫大,同時白細胞計數可能異常升高。
3. 病理機制:細菌在血液中繁殖并釋放毒素,導致全身炎癥反應,可能引發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癥(MODS)。
4. 診斷:通過血液培養、體征和臨床表現來診斷,有時需要結合影像學檢查和實驗室指標。
5. 治療:敗血癥的治療主要包括抗生素療法,針對病原體選擇敏感的抗生素;液體復蘇以維持血流動力學穩定;控制感染源,如清創手術;可能需要重癥監護和支持性治療,如氧療和營養支持。
敗血癥是一種嚴重狀況,需要及時的醫療干預。早期識別、快速診斷和有效治療至關重要,以降低并發癥和死亡率。患者在治療期間應遵循醫囑,保持良好的休息和營養,以促進康復。家庭成員和護理人員也應密切配合,確保患者得到充分的照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