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閔軍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肝膽外科
-
肝囊腫是常見肝臟良性疾病,膽囊息肉也時有發生。兩者都可能給健康帶來影響,需重視。若情況嚴重,應及時就醫。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勿自己胡亂用藥。
2017-05-13 11:25
1.肝囊腫原理:多因先天遺傳、寄生蟲等引起,是肝臟內的囊狀結構。
2.肝囊腫治療:較小且無癥狀一般無需治療;較大或生長快,可行囊腫穿刺抽液及硬化術。
3.膽囊息肉原理:病因多樣,如慢性炎癥等,是膽囊壁向腔內的隆起性病變。
4.膽囊息肉治療:一般手術治療為宜,尤其符合相關適應證,如單發無蒂、直徑大于1cm等。
5.日常注意:均應注意低脂飲食,膽囊息肉還可口服熊去氧膽酸減輕癥狀,但需遵醫囑。
總之,對于肝囊腫和膽囊息肉,要密切觀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膽囊息肉? 膽囊息肉往往在體檢或其他目的的檢查中發現或因其他疾病切除膽囊后發現,分為炎性息肉和膽固醇性息肉,多數無臨床表現,如息肉較大,可出現右脅隱痛,或牽及右肩背,可伴有消化不良等類似慢性膽囊炎的臨床表現。本病偶可發生息肉樣原位癌。膽囊息肉的發病以中青年為主,30-50歲的人群占了總病人數的57.8%。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