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徐成康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婦科
-
子宮后位且宮體增大伴盆腔積液,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生理變化、炎癥感染、腫瘤等。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判斷,包括積液量、癥狀、其他檢查結果等。治療方法也因具體情況而異,包括觀察、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如果身體不適,請盡快尋求醫療幫助,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莫自行用藥。
2017-05-21 18:20
1. 生理變化:女性在經期、排卵期等特殊時期,可能會出現少量盆腔積液,這通常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無需特殊處理。
2. 炎癥感染:盆腔炎是常見原因之一,細菌感染導致盆腔組織發炎,滲出液積聚形成積液。此時可能會有下腹疼痛、腰骶部酸痛等癥狀。治療上可使用抗生素,如頭孢曲松鈉、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
3. 腫瘤:盆腔內的腫瘤,如卵巢腫瘤、子宮腫瘤等,可能會引起盆腔積液。這種情況需要進一步檢查明確腫瘤性質,采取手術、放療、化療等綜合治療。
4. 異位妊娠:受精卵在子宮腔外著床發育,可能導致出血和盆腔積液。一旦確診,需根據具體情況選擇藥物保守治療或手術治療。
5. 黃體破裂:在黃體期,黃體受到外力作用或自身原因破裂出血,也可能出現盆腔積液。出血量少可保守治療,出血量大則需手術。
總之,發現子宮后位且宮體增大伴盆腔積液后,不要過于緊張,應及時就醫,完善相關檢查,明確原因,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針對性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