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菌血癥是指細菌由局部病灶入血,全身無中毒癥狀,但血液中可查到細菌。引發菌血癥的原因多樣,包括皮膚破損感染、侵入性醫療操作、免疫力低下、慢性疾病以及醫源性感染等。 1. 皮膚破損感染:皮膚出現傷口,如燒傷、創傷等,細菌容易通過破損處進入血液。 2. 侵入性醫療操作:如靜脈置管、導尿等,若操作不當或消毒不徹底,可能導致細菌入血。 3. 免疫力低下:長期患病、營養不良、使用免疫抑制劑等,使機體抵抗力降低,易發生菌血癥。 4. 慢性疾病:糖尿病、慢性腎病等患者,身體代謝和免疫功能紊亂,增加菌血癥風險。 5. 醫源性感染:在醫院治療期間,由于交叉感染或醫療器械污染而引發。 總之,菌血癥是一種較為嚴重的感染狀態,需要及時診斷和治療。日常生活中,注意保護皮膚完整性,增強自身免疫力,在接受醫療操作時選擇正規醫療機構,有助于預防菌血癥的發生。
2024-10-14 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