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何興祥 主任醫師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艾灸條治療腸炎可選取足三里、長強、天樞、中脘、關元、下脘、上巨虛、下巨虛、豐隆等穴位。通過艾灸這些穴位,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腸炎癥狀。面對身體的不適,最明智的選擇是立即就醫,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確保安全有效。
2017-07-05 11:01
1.足三里:此穴位具有調理脾胃、補中益氣等作用,可增強胃腸蠕動,促進消化。
2.長強:能調節腸道功能,緩解腸炎引起的不適。
3.天樞:是大腸的募穴,對調理腸道功能紊亂有較好效果。
4.中脘:能和胃健脾,促進胃腸消化吸收。
5.關元: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之功,對腸炎患者的身體調理有益。
6.下脘:可幫助消化,減輕胃腸負擔。
7.上巨虛:常用于治療腸道疾病,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
8.下巨虛:有調腸胃、通經絡的作用。
9.豐隆:可健脾化痰,和胃降逆,改善腸炎相關癥狀。
需要注意的是,艾灸治療腸炎雖然有一定的輔助作用,但不能替代正規的治療。如果腸炎癥狀嚴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綜合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