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董志勇 副主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減重中心
-
大腸癌是常見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關于大腸癌的致病原因,簡言之,大腸癌的發病與生活方式、遺傳、大腸腺瘤等關系密切,具體講其發生與高脂肪低纖維素飲食、大腸慢性炎癥、大腸腺瘤、遺傳因素、血吸蟲病、盆腔放射、環境因素以及吸煙等有關。另外,目前,大腸癌發病年齡趨老年化,我國大腸癌發病的平均年齡是45歲,大多數患者在五十歲以后發病。經臨床實踐證明,患大腸癌有一定的特點人群,據此,以下人群應警惕大腸癌的發生:
2017-08-04 10:24
1、大腸癌高發區,40歲以上有消化道疾患者,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大腸腺瘤、大腸息肉等。患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超過10年者發生結腸癌的危險性較一般人群高數倍,而大腸息肉患者發生大腸癌的相對危險度是無息肉者的22倍。
2、有大腸癌家族史的直系親屬和有大腸息肉家族史的直系親屬。
3、有大腸癌癌前病變者,如克隆氏病、血吸蟲病患者等。
4、有盆腔放療史者,有數據表明,盆腔放療后10-20年易患直腸癌。
綜上所述,對于大腸癌易發人群者來說,一定要提高警惕,爭取早發現、早治療,防癌于未然。最后,建議50歲以上的人群,應每年查次大便隱血,5年查次腸鏡,家里若有患腸癌的親屬,最好40歲就開始篩查。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