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越波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婦科
-
宮頸手術后一個月左右出血,可能與創面脫痂、感染、活動不當、月經來潮、宮頸息肉等有關。應及時就醫明確原因。身體不適時,應盡快尋求專業醫療意見,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莫自行開處方。
2017-08-10 00:09
1.創面脫痂:術后創面愈合過程中可能會有脫痂出血,一般量少,可自行停止。
2.感染:術后不注意衛生可能引發感染,導致出血,常伴有分泌物異味,需抗炎治療,如使用頭孢呋辛酯、甲硝唑等。
3.活動不當:運動量過大或劇烈運動可能損傷創面,引起出血,要注意休息。
4.月經來潮:若出血時間與月經周期相符,可能是月經,注意觀察出血量和時間。
5.宮頸息肉:宮頸新生物如息肉也可能導致出血,必要時需手術切除。
總之,宮頸手術后出血原因多樣,應盡快就醫,以便采取恰當的處理措施。同時注意個人衛生,避免劇烈運動,保證充足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