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侯祥平 主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濕氣是中醫的說法,它是外濕氣入侵體內以及體內多余水分無法排除造成的。一般是由于脾虛不能化濕導致,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睡不夠、不注意保暖、等都容易引起濕氣,這類人往往會感覺身體沉重、四肢乏、飲食不振并且膚色暗黃,感覺疲勞,總提不起精神,有的人還會長濕疹。濕與寒在一起叫寒濕,與熱在一起叫濕熱,與風在一起叫風濕,與暑在一起就是暑濕。濕邪不去,吃再多的補品、藥品都效果不大。濕氣太重,對身體傷害也較大,是需要想辦法盡快的祛除濕氣的。 要祛除濕氣,一般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提高身體條件,以及避免造成濕邪的外界因素。平時多做仰臥起坐增強五臟六腑的免疫,增強排除體內多余水分及祛濕氣的能,還要避免外界的濕氣入體,就是需要避免淋雨以及受寒。 二、按摩穴位祛濕。可以找中醫咨詢一下,這個穴位按摩并不麻煩,可以自己按承山穴、陰陵泉、三陰交穴位,有一定的祛濕效果。 三、飲食祛濕毒。可以將薏仁、赤小豆、淡竹葉、馬齒筧、槐米、芡實等中藥材曬干后煮水喝,一天一杯薏仁茶,可以祛濕排毒。 四、拔火罐。拔火罐是一種養生方式,對于祛濕有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在夏季可以去拔火罐,把體內的濕毒排出體外。 五、運動祛濕。運動后發汗,可以祛濕,適度的運動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防止體內再生濕氣。 六、平時注意保暖,不要淋雨。特別是天氣干燥很久以來下的雨,淋雨了要及時換洗干凈衣服,洗頭了要及時吹干,特別是晚上不要濕發就寢,以防濕氣入體。天冷要保暖以防寒氣入體,還要少吃傷脾臟的食物。
2017-08-11 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