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博煒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創傷骨科
-
胸骨骨裂恢復后出現疙瘩,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瘢痕增生、異常骨組織增生、感染、骨代謝異常、局部血腫機化等。身體不適時,應盡快尋求專業醫療意見,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莫自行開處方。
2017-08-17 17:15
1. 瘢痕增生:骨裂處傷口愈合過程中,膠原纖維過度增生,形成瘢痕疙瘩。一般質地較硬,顏色略深。
2. 異常骨組織增生:骨裂修復時,骨組織生長異常,可能形成突出的疙瘩。
3. 感染:傷口受到細菌等病原體侵襲,引發炎癥,導致局部組織腫脹形成疙瘩,多伴有紅腫熱痛。
4. 骨代謝異常:體內鈣磷代謝失衡,影響骨的正常修復,可能出現骨組織的異常堆積。
5. 局部血腫機化:骨裂時形成的血腫未完全吸收,逐漸機化形成硬結。
總之,胸骨骨裂恢復后出現疙瘩的原因較為復雜。如果疙瘩持續增大、疼痛或出現其他不適,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通過 X 線、CT 等檢查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治療方法包括保守觀察、藥物治療(如非甾體抗炎藥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手術切除等。同時,患者要注意休息,加強營養,多吃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促進恢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