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繼舜 副主任醫師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淺表性胃炎與胃潰瘍在發病機制、癥狀表現、檢查方法、治療手段及預后方面存在差異。面對身體的不適,最明智的選擇是立即就醫,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確保安全有效。
2017-08-22 19:49
1.發病機制:淺表性胃炎是胃黏膜慢性炎癥,多因刺激因素;胃潰瘍是胃內壁潰瘍,與胃酸等有關。
2.癥狀表現:淺表性胃炎癥狀較輕,如消化不良;胃潰瘍疼痛明顯,可能黑便、嘔血。
3.檢查方法:淺表性胃炎常用胃鏡;胃潰瘍還可能需病理活檢。
4.治療手段:淺表性胃炎若幽門螺桿菌感染,用四聯療法,如奧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枸櫞酸鉍鉀。胃潰瘍可用雷貝拉唑、鋁碳酸鎂、康復新液等。
5.預后:淺表性胃炎易恢復;胃潰瘍易復發,需注意飲食。
總之,淺表性胃炎和胃潰瘍不同,發現癥狀應及時就醫,正規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