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林躍家 主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中醫認為熱灼血瘀的成因較多,主要包括外感熱邪、情志不暢、飲食不當、久病傷陰、勞逸失度等。若癥狀嚴重,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面對身體不適,切勿拖延,應立即就醫并遵循醫囑,安全有效地恢復健康。
2017-08-10 15:12
1.外感熱邪:外感溫熱之邪,侵入機體,熱邪亢盛,煎灼血液,導致血瘀。
2.情志不暢:長期情緒抑郁或惱怒,氣郁化火,火熱內盛,灼傷陰血,形成血瘀。
3.飲食不當:過多食用辛辣燥熱、肥甘厚膩之品,內生火熱,熱灼血液成瘀。
4.久病傷陰:久病導致陰液耗損,陰虛則生內熱,熱灼血液,出現血瘀。
5.勞逸失度:過度勞累或過度安逸,損傷氣血,氣血運行不暢,易生內熱,熱灼血瘀。
總之,熱灼血瘀的成因較為復雜,多種因素相互作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情緒狀態,預防熱灼血瘀的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