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段軍 副主任醫師
中日友好醫院
三級甲等
內分泌科二病區(中醫)
-
寒凝血瘀是中醫常見病癥,成因較多。長期處于寒冷環境、飲食不當、陽氣不足、情志不暢、久病不愈等都可能導致。出現寒凝血瘀癥狀應及時就醫,避免病情加重。當身體出現異常時,應趕緊就醫,聽從醫生的指導進行診治,不宜擅自用藥。
2017-08-25 13:20
1.環境因素:長期處于寒冷潮濕的環境,或夏季過度使用空調致室溫過低,寒邪侵襲,影響氣血運行。
2.飲食因素:過多食用寒涼食物,損傷陽氣,影響血液流通,從而導致寒凝血瘀。
3.陽氣不足:人體陽氣虛弱,溫煦功能下降,無法推動血液正常運行,易形成寒凝血瘀。
4.情志因素:長期情志不暢,如抑郁、焦慮等,可導致氣機郁滯,血行不暢,加之寒邪內生,引發寒凝血瘀。
5.久病因素:慢性疾病長期損耗人體正氣,正氣不足,抵御寒邪能力減弱,易出現寒凝血瘀。
了解寒凝血瘀的成因有助于預防和治療。日常應注意保暖,合理飲食,保持良好心態,增強體質。若出現相關癥狀,建議及時尋求中醫調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