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朱微微 主治醫師
安徽省立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心理情緒對冠心病患者的影響不可忽視。冠心病,全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其病情發展與患者的心理狀態密切相關。長期的精神壓力、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不僅加重心臟負擔,還可能影響疾病的預后。
2017-08-24 14:26
1. 心理壓力:持續的壓力可引起交感神經系統過度激活,導致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增加心臟負荷,促進動脈硬化的進程。
2. 焦慮情緒:焦慮可能導致自主神經失衡,引發心律不齊,加重冠脈痙攣,影響冠狀動脈的血流供應。
3. 抑郁狀態:抑郁患者往往生活積極性下降,不良生活習慣增多,如吸煙、飲酒、缺乏運動,這些都對冠心病不利。
4. 情緒波動:劇烈的情緒波動可使心肌需氧量驟增,加劇心肌缺血,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
5. 社會支持: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有助于患者心理調適,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反之,孤獨、無助感可能加重病情。
因此,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管理至關重要。醫生通常會建議患者接受心理咨詢,學習放松技巧,保持積極心態,同時配合藥物治療和生活方式改變,以達到身心共治,改善生活質量。請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心理干預和疾病管理,以期更好地控制冠心病病情。
行用藥存在隱患,身體出現不適時,請務必咨詢醫生,科學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