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yī)師
河北醫(y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y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注射胰島素時,需要注意注射部位、胰島素保存、注射時間、注射劑量以及針頭使用等方面。 1. 注射部位:腹部吸收最快,其次是上臂、大腿和臀部。應輪流更換注射部位,避免同一部位反復注射導致脂肪增生。 2. 胰島素保存:未開封的胰島素應在 2 - 8℃的冰箱冷藏室保存,已開封的可在常溫下保存 28 天左右。 3. 注射時間:短效胰島素一般在餐前 30 分鐘注射,速效胰島素則在餐前 5 - 15 分鐘注射。 4. 注射劑量:嚴格遵循醫(yī)囑,根據血糖監(jiān)測結果調整劑量,切勿自行增減。 5. 針頭使用:每次使用新針頭,避免重復使用導致感染、針頭堵塞或注射疼痛。 總之,正確注射胰島素對于控制血糖至關重要,患者應嚴格遵循上述注意事項,并定期監(jiān)測血糖,如有疑問及時咨詢醫(yī)生。
2024-10-17 12:0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益業(yè) 主任中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三級甲等
心血管科
-
胰島素是治療糖尿病最為有效的藥物,目前還沒有其他藥物可以完全替代它。要讓胰島素發(fā)揮最佳治療效果,胰島素的注射技術非常重要。研究顯示,掌握胰島素注射技術、采用正確的方法注射胰島素與胰島素的類型、劑量的選擇一樣,對良好的血糖控制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在注射胰島素時應注意的問題: (1)了解人體吸收胰島素的最佳組織:皮下組織是吸收胰島素的最佳部位。正確的胰島素注射應將胰島素注射到皮下組織。皮下組織即皮下脂肪層,位于真皮的下面,肌肉的上面。如果注射過深至肌肉層會加快胰島素的吸收速度,導致體內血糖控制不穩(wěn)定,加大血糖的波動,增加注射時疼痛感。 (2)注射胰島素的正確方法:為確保將胰島素注射在皮下,在使用胰島素注射器或8毫米的筆用針頭注射胰島素時,必須捏起皮膚進行注射,以增加皮下組織的厚度,降低將胰島素注射到肌肉層的風險。正確捏起皮膚的方法是用大拇指、食指或中指捏起表皮和皮下組織,應避免用所有的手指一把抓,將肌肉層一起捏起。 (3)選擇適合注射胰島素的部位:人體適合注射胰島素的部位是腹部、大腿外側、手臂外側1/4處和臀部。這是因為這些部位下面都有一層可吸收胰島素的皮下組織而沒有較多的神經分布,注射時不舒適的感覺相對較少。不同部位胰島素吸收由快及慢,依次為:腹部、上臂、大腿、臀部。如果偶爾吃飯時間可能提前,則選腹部注射胰島素;如果推遲,則選臀部注射。注射部位參與運動時會加快胰島素的作用,打球或跑步前不應在手臂和大腿注射,以免過快吸收引起低血糖。腹部注射一般不受四肢運動影響。 (4)輪換注射部位:由于胰島素是一種生長因子,反復在同一部位注射會導致該部位皮下脂肪增生而產生硬結和脂肪肉瘤。在皮下硬結上注射胰島素會使胰島素吸收率下降,吸收時間延長,進而導致血糖控制不穩(wěn)定。所以平時注射胰島素應當選擇未破損的皮膚,按照左右對稱輪換的原則,有規(guī)律地更換注射部分和區(qū)域。兩次注射部位需間隔2.5厘米即兩個手指的寬度。腹部注射需避開肚臍周圍3厘米以上。注射部位的重復應間隔1個月以上。 (5)避免重復使用胰島素筆用針頭和胰島素注射器:因為重復使用的針頭會變形而造成皮下組織的微型創(chuàng)傷。日積月累的微型創(chuàng)傷會刺激組織釋放局部生長因子,這種局部生長因子和胰島素一起促使皮下脂肪硬結的產生。此外,重復使用的筆用針頭和胰島素注射器還會引起注射疼痛、針頭堵塞、針頭折斷、注射部位感染,改變混合胰島素的濃度及影響注射胰島素的準確等。在高倍電子顯微鏡下觀察,重復使用的針頭的針尖部位呈彎鉤狀,為了您的身體健康,請勿重復使用胰島素筆用針頭和胰島素注射器! 胰島素不能冰凍保存,應避免溫度過高、過低(不宜>30℃或2℃)及劇烈晃動。常用的胰島素制劑有每毫升含40U和100U兩種規(guī)格,使用時應注意注射器與胰島素濃度匹配。
2024-10-17 2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