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心力衰竭細胞與正常細胞在形態、結構、功能、代謝和產生機制等方面存在明顯不同。 1.形態:心力衰竭細胞體積較大,胞質內可見含鐵血黃素顆粒,而正常細胞形態相對規整。 2.結構:心力衰竭細胞的細胞器可能出現損傷,細胞核形態也可能改變;正常細胞結構完整,細胞器功能正常。 3.功能:心力衰竭細胞功能減退,不能有效執行正常的生理功能;正常細胞能完成自身的代謝和生理活動。 4.代謝:心力衰竭細胞代謝紊亂,物質交換和能量產生異常;正常細胞代謝平衡,能滿足自身需求。 5.產生機制:心力衰竭細胞是由于慢性心力衰竭時,巨噬細胞吞噬紅細胞并將其分解,形成含鐵血黃素沉積;正常細胞則在生理狀態下穩定存在。 總之,心力衰竭細胞是在特定病理情況下產生的,與正常細胞有諸多差異,這些差異有助于對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診斷和研究。
2024-10-23 11:4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印生 主任醫師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心內科
-
左心衰竭導致嚴重的肺淤血時,有些巨噬細胞吞噬紅細胞并將其分解,胞漿內形成含鐵血黃素,這種細胞稱為心力衰竭細胞。只有左心衰引起的肺淤血才可以出現心衰細胞。
2024-10-23 2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