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溶栓治療常見的并發癥包括出血、再灌注損傷、過敏反應、血管再閉塞、低血壓等。 1.出血:這是溶栓治療最常見且嚴重的并發癥,可能表現為皮膚黏膜出血、鼻出血、牙齦出血,嚴重時會出現顱內出血、消化道出血等。 2.再灌注損傷:如心肌再灌注損傷,可導致心律失常、心肌頓抑等。 3.過敏反應:表現為皮疹、瘙癢、呼吸困難等。 4.血管再閉塞:溶栓后血管可能再次發生堵塞。 5.低血壓:與血容量不足、血管擴張等有關。 總之,溶栓治療雖然對一些疾病有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定風險。在進行溶栓治療時,醫生會密切監測患者情況,以便及時發現并處理并發癥。
2024-10-09 19:1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益業 主任中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
三級甲等
心血管科
-
過敏:大多數病人1年內接觸鏈球菌或鏈激酶會產生不同程度抗體介導的抗鏈激酶效應。如果急性心梗在1年內用過鏈激酶,不建議再用鏈激酶治療,以免發生過敏。 出血:是最常見的并發癥,多數出血量較少,70%出血發生在血管穿刺部位,顱內出血是最嚴重的并發癥。 溶栓治療的“早期危險”:指第一個24小時內的死亡增加,尤其老年人,可能與溶栓后心肌破裂危險增加、致死性顱內出血、心肌再灌注不足引起的泵功能衰竭和心源性休克有關。但是第一天以后溶栓治療能更多地防止死亡增加,抵消了早期的死亡增多。溶栓治療后35天,病死率降低18%。因此,當病人及家屬對于醫生的溶栓建議作出決策時,不應為其并發癥而猶豫不決,要想獲益就得承擔風險。
2024-10-10 0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