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微栓子是血液中出現的微小栓子,由血小板、纖維蛋白、膽固醇結晶等組成。它與中風關系密切,是中風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微栓子可阻塞腦血管,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引發中風。 1. 微栓子的組成:微栓子成分多樣,常見的有血小板聚集物、纖維蛋白凝塊、膽固醇結晶、粥樣硬化斑塊碎片等。 2. 形成機制:多因動脈粥樣硬化、房顫等導致血管內皮損傷,血液凝固性增高,形成微栓子。 3. 對腦血管的影響:微栓子可隨血流到達腦血管,阻塞小血管,造成局部腦組織缺血、缺氧、壞死。 4. 中風的風險:微栓子數量增多、體積增大,會顯著增加中風的發生風險。 5. 診斷方法:通過經顱多普勒超聲、磁共振血管成像等檢查,可發現微栓子的存在。 總之,微栓子是中風的重要潛在威脅。對于存在動脈粥樣硬化、房顫等基礎疾病的患者,應積極治療,預防微栓子形成,降低中風風險。
2024-09-17 18:4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徐安定 主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內科
-
血液在血管內通過的過程中血液內部分物質逐步附著于血管壁表面形成我們常說的“血栓”,血栓表面由于受到血流的沖擊或血栓自身表面潰瘍等因素,造成一些微小栓子的脫落,我們稱之為“微栓子”。雖然微栓子體積較小,但在隨著血流行進的過程中,極有可能堵塞下一級更小管徑的腦血管而發生缺血“中風”。因微栓子往往堵塞的血管較小或持續時間短常常并未引起患者的重視,(如有些患者僅出現短暫的一側肢體麻木或無力感,短暫的視物黑朦等)但微栓子的產生往往預示著更大血栓的不穩定,即提示即將可能發生的更大范圍的中風,因此微栓子也是發生中風及中風預警的重要信號之一。
2024-09-18 02: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