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癲癇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由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引起。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神經調控治療等,治療時長因人而異,取決于病情嚴重程度、治療反應等。 1.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卡馬西平、丙戊酸鈉、苯妥英鈉等。患者需遵醫囑規律服藥,以控制癲癇發作。 2.手術治療:適用于藥物治療無效、腦內有明確致癇灶的患者。但手術有一定風險,需嚴格評估。 3.神經調控治療:如迷走神經刺激術,為部分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 4.生酮飲食:在醫生指導下通過特殊飲食結構控制癲癇發作。 5.心理治療:幫助患者緩解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提高治療依從性。 總之,癲癇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定期復查,以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2024-10-09 18:3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向宇 主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外科
-
大多數癲癇病人在十歲前發病,防治癲癇要從小兒開始,治療越早,腦部損傷越輕,預后越好。所以,一旦確診患癲癇,就應該立即接受藥物治療,以免引起更嚴重的發作和驚厥性腦損傷。 由于癲癇的藥物治療需時很長,一般至少服藥2~3年。大家都知道,藥物會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因此,不管是家長還是醫生,都會在選擇藥物治療帶來的不良反應和癲癇不治療可能帶來的危害之間進行權衡。 目前一般認為,如果驚厥第一次發作,找不到誘因和病因,而且腦電圖正常,可以不用藥,但如果有癲癇家族史,或腦電圖有癲癇樣異常,就應該立即開始服藥。如果符合上述不用藥的條件,然而沒過多久又有第二次發作,且兩次發作的間隔在一年以內者,建議用藥治療。如果兩次發作間隔在一年以上,可以繼續觀察而暫不用藥,倘若家屬擔心出現第三次發作,同時對服用抗癲癇藥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也有心理準備,在這種情況下也可以開始正規的藥物治療。
2024-10-09 19: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