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營養不足可能由飲食不均衡、消化吸收不良、疾病影響、不良生活習慣、特殊生理階段等因素導致。 1.飲食不均衡:食物種類單一,缺乏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例如長期以高熱量低營養的快餐為主食。 2.消化吸收不良:胃腸道疾病如胃炎、腸炎,或某些藥物影響,導致營養物質無法有效吸收。 3.疾病影響: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腎病,會增加身體營養消耗。 4.不良生活習慣:長期吸煙、酗酒,過度節食或暴飲暴食,都可能影響營養攝入和利用。 5.特殊生理階段:如嬰幼兒生長發育迅速、孕婦對營養需求增加、老年人身體機能下降,都容易出現營養不足。 總之,營養不足的原因多樣。要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關注身體變化,如有異常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改善營養狀況。
2024-10-09 18:4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譚榮韶 主任醫師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
三級甲等
營養科
-
主要的原因包括:1.攝食不足,因缺乏糧食等原因而造成的食物供應不足所致的全營養素的缺乏,或是因飲食習慣單一、挑食等造成的部分營養素不足。2.需求量增加,又包括先天缺陷和后天獲得等原因。先天缺陷主要是由于體內某些代謝過程先天存在缺陷,以致某些營養素不足。而后天獲得是指因生理或病理的原因,對某種或多種營養素需求量增大。如果沒能及時達到機體需求的量就會出現營養不足。3.由于疾病而導致機體的消化、吸收的功能障礙,從而造成的一種或多種營養素缺乏。
2024-10-09 20:30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