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念東
上海市松江區九亭鎮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胃腸出血性疾病導致的便血,特點包括出血顏色、出血量、出血頻率、伴隨癥狀以及血液與糞便的混合情況等。 1. 出血顏色:若為上消化道出血,如胃、十二指腸出血,血液經過胃酸作用,多呈黑色或柏油樣;下消化道出血,如直腸、結腸出血,常為鮮紅色。 2. 出血量:少量出血可能僅表現為糞便潛血陽性;大量出血時,可有明顯的血便,甚至引起休克。 3. 出血頻率:有的可能是間歇性出血,有的則是持續性出血。 4. 伴隨癥狀:常伴有腹痛、腹脹、惡心、嘔吐、乏力、頭暈等。 5. 血液與糞便混合情況:上消化道出血血液與糞便混合均勻;下消化道出血,血液多在糞便表面。 總之,胃腸出血性疾病的便血特點多樣,一旦發現便血,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如胃鏡、腸鏡等,以明確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0-21 15:5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彭俊生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
三級甲等
食管胃腸外科
-
胃、食管疾病所致的便血:當胃和食管大量出血時,有可能會出現便血的情況,便血的顏色有些發黑,并非鮮紅色。 痔的便血:常是鮮紅的,不與大便相混,而是附于大便表面;也可表現為大便前后的滴血,嚴重時是噴射狀,多在排便特別是便秘時發生。 肛裂的便血:便血量少,多只在手紙上發現,也可出現排便時滴血;大便時可伴有肛門劇痛,以至病人不敢排便。 息肉的便血:大便時無不適感,糞質正常,血常附于糞塊表面或者是便后滴血,多見于兒童。 大腸炎癥性便血:可有急性、慢性之分,除了大便次數和性狀改變外,還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性癥狀,如腹痛、腹瀉、全身乏力等。 大腸癌便血:表現為持續性、慢性帶黏液血便,和糞便混在一起,而且便意頻頻,有時卻只解出一些血或黏液而無糞便。腫瘤離肛門越遠,便血發生率就越低。直腸癌約80%有便血,而盲腸癌則為30%。
2024-10-21 2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