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老年人早搏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如生理變化、心臟疾病、藥物影響、電解質紊亂、精神因素等。是否需要治療應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1. 生理變化:隨著年齡增長,心臟的結構和功能會發生改變,心肌細胞的興奮性可能增加,從而導致早搏。 2. 心臟疾病: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等心臟疾病可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影響心肌的電生理活動,引發早搏。 3. 藥物影響:某些藥物如洋地黃類、抗心律失常藥等,可能導致心律失常,出現早搏。 4. 電解質紊亂:低血鉀、低血鈣等電解質失衡,會影響心肌細胞的興奮性和傳導性,誘發早搏。 5. 精神因素:長期精神緊張、焦慮、壓力大等,可能通過神經內分泌機制影響心臟電活動,導致早搏。 老年人早搏的原因較為復雜,需要綜合評估病情。如果早搏頻繁發作,伴有明顯癥狀,或存在潛在的心臟疾病,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治療方法包括去除誘因、藥物治療、射頻消融等。同時,老年人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期體檢。
2024-10-22 15:5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煥林 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心血管科
-
“早搏”,準確稱法為“過早搏動”,按其起源部位不同可分為室上性──包括房性過早搏動,房室交界性過早搏動,和室性過早搏動;按其發生病因還可分為功能性和器質性早搏。功能性也稱為良性,可由情緒激動、飽餐、過勞、煙、酒、濃咖啡等所致;器質性可由心外(如水電解質紊亂、感染、藥物等)原因和心性(各種器質性心臟病如冠心、風濕心、高血壓性心臟病等)原因所致。因此,老年人偶發“早搏”而心電圖無缺血性改變,不一定意味著有器質性心臟病。但若“早搏”合并有活動后“早搏”次數增加,或有氣促、雙下肢浮腫,及胸痛、高血壓等現象時,則應就診,查明原因,然后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
2024-10-23 08:28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