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便血可能是大腸癌信號,原因包括腸道腫瘤出血、腸道黏膜受損、腫瘤侵犯血管、合并腸道感染、腫瘤組織壞死等。出現大便習慣改變、持續腹痛、腹部腫塊、消瘦、貧血等情況要到醫院檢查大腸癌。 1. 腸道腫瘤出血:大腸癌腫瘤生長過程中,血管容易破裂導致出血,血液隨糞便排出,形成便血。 2. 腸道黏膜受損:腫瘤刺激腸道黏膜,使其受損,也會引起出血和便血。 3. 腫瘤侵犯血管:隨著腫瘤增大,侵犯周圍血管,導致大量出血,便血癥狀加重。 4. 合并腸道感染:腸道菌群失調,引發感染,炎癥刺激加重出血和便血。 5. 腫瘤組織壞死:腫瘤部分組織壞死脫落,也會造成出血,表現為便血。 6. 大便習慣改變:如排便次數增多或減少、便秘與腹瀉交替等。 7. 持續腹痛:腫瘤牽拉、壓迫周圍組織或神經,產生持續性疼痛。 8. 腹部腫塊:可觸及的腹部腫塊,質地較硬,活動度差。 9. 消瘦:腫瘤消耗身體能量和營養,導致體重明顯下降。 10. 貧血:長期便血可引起缺鐵性貧血,出現乏力、頭暈等癥狀。 總之,一旦出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以便早期診斷和治療大腸癌。
2024-10-09 18:5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奕鳴 主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腫瘤科
-
應注意發現大腸癌的早期信號,莫把它看作是痔瘡、便秘癥狀,而延誤病情。 大腸癌早期發現5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而多數患者在發病期間都會出現一些易被忽視的腫瘤信號。很多大腸癌患者都有便中帶血的癥狀,但受“十人九痔”說法的影響,大多數患者最初都會想當然地認為自己是長了痔瘡。 便血是很常見的消化道疾病癥狀,但它也是大腸癌的一種信號。患痔瘡便血是鮮紅的,附于大便表面,也可表現為大便后的滴血,嚴重時呈噴射狀,多在大便秘結時發生。而患大腸癌便血常常表現為持續性的、少量的、帶黏液的血便,且便意頻繁,有時只排出一些血或黏液而無糞便。 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出現大便習慣改變,便秘與腹瀉交替,原因不明的貧血、便血,腹部腫塊及消瘦等癥狀時,應到正規醫院就診以排除腫瘤。另外,直腸癌在距離肛門8厘米至10厘米以下發生率最高,因此應將肛門指診作為常規體檢項目,每年檢查一次。55歲以上人群還應每年接受一次腸鏡檢查,有腸息肉病史、大腸癌家族史、潰瘍性結腸炎病史、癌相關標志物檢測陽性、糞便隱血檢查陽性等高危人群腸鏡檢查要提前10年。 養成定時排便習慣是預防大腸癌的有效舉措。最科學的排毒方式是多運動、多飲水、多吃粗纖維食物。另外,增加腸道內的有益菌也是增加排便的好辦法,比如經常喝酸奶。
2024-10-10 09:19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